當前位置:前瞻網>專題>聚焦《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
什么是物聯網?
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最早于1999年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首次提出。2009年初IBM拋出了“智慧地球”概念,使得物聯網成為時下熱門話題。2009年8月,溫總理提出啟動“感知中國”建設,隨后物聯網在中國進一步升溫,得到政府、科研院校、電信運營商以及設備提供商等相關廠商的高度重視。
“物聯網”是繼計算機、互聯網與移動通信網之后的又一次信息產業浪潮,目前國際上還沒有形成一個關于“物聯網”的明確通用官方定義。現階段廣泛認為是指把所有物品通過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等信息傳感設備與互聯網連接起來,實現智能化識別和可管理的網絡。物聯網具有三個特點,即全面感知、可靠傳遞以及智能處理。
物聯網是互聯網應用的拓展與深化。物聯網不是重新建設一套平行于互聯網的系統,而是充分利用互聯網所提供的信息高速公路,完成實時數據讀取、信息交換、遠程控制等特色功能。
物聯網用途廣泛,盈通領域遍及智能交通、環境保護、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業監測、環境監測、老人護理、個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監測、食品溯源、敵情偵查和情報搜集等。
物聯網可分為三層: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
感知層包括二維碼標簽和識讀器、RFID標簽和讀寫器、攝像頭、GPS、傳感器、終端、傳感器網絡等,主要是識別物體,采集信息,與人體結構中皮膚和五官的作用相似。
網絡層包括通信與互聯網的融合網絡、網絡管理中心、信息中心和智能處理中心等。網絡層將感知層獲取的信息進行傳遞和處理,類似于人體結構中的神經中樞和大腦。
應用層是物聯網與行業專業技術的深度融合,與行業需求結合實現行業智能化,這類似于人的社會分工,最終構成人類社會。
物聯網將是下一個推動世界高速發展的“重要生產力”。
物聯擁有業界最完整的專業物聯產品系列,覆蓋從傳感器、控制器到云計算的各種應用。產品服務智能家居、交通物流、環境保護、公共安全、智能消防、工業監測、個人健康等各種領域。構建了“質量好、技術優、專業性強,成本低,滿足客戶需求”的綜合優勢,持續為客戶提供有競爭力的產品和服務。
2010年6月10日,江南大學為進一步整合相關學科資源,推動相關學科跨越式發展,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水平,服務物聯網產業發展,江南大學信息工程學院和江南大學通信與控制工程學院合并組建成立“物聯網工程學院”,也是全國第一個物聯網工程學院。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