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前瞻網>專題>聚焦《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
航天信息:既有領域優勢地位與公司新興業務發展造就未來大發展
主要觀點:
1.傳統防偽稅控領域的壟斷地位不可動搖,增值稅試點改革助力公司市場開拓
國家政策規定從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開展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我們認為增值稅的擴圍政策對公司來說是長期利好。首先,增值稅的擴圍政策并不影響公司在傳統防偽稅控領域的壟斷地位,公司在這一領域的專營權是在國家政策文件中明確指出的。其次,增值稅改革新增市場中公司優勢地位明顯,雖然目前除了交通運輸行業基本已明確由總參三部來提供設備外,其他的行業的設備提供商尚未有明確的政策,但是考慮到航天信息在傳統行業稅控系統在位優勢,以及公司目前仍負責整個稅務總局的后臺系統的運維和支持的技術優勢,還有更換系統設備商的政治風險,多種因素確保公司的市場競爭優勢,預期在新的稅制改革中公司必然能占得先機。最后, 我們認為預計取消營業稅合并到增值稅的立法工作將在近一兩年內制定完成并實施,實施路徑應該為試點城市到試點地區到全國,預計將在6到8年時間完成,未來用戶發展空間將是倍數級增長。
2.依托政府資源優勢,在物聯網行業深耕細作,等待市場規模爆發
公司目前在身份識別、物流防偽與追溯、智能交通和國家糧食流通信息化四大領域應用系統勢力雄厚,公司現階段的規劃是專注于細分領域的市場拓展,依托政府資源優勢,自上而下推廣自己的整體解決方案,建立起自己的行業優勢地位,而不是與單個企業一對一的洽談合作。 特別是在糧食流通信息化領域,公司目前進展順利,前期公司已經幫助常州市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糧食流通信息系統,這一項目作為國家示范項目,起到了良好的標桿作用。近日在深圳高交會上,公司又與國家糧食局、江蘇省糧食局簽訂《物聯網技術在糧食流通行業示范應用與推廣的框架合作協議》,協議中明確指出航天信息作為總技術支撐單位和總集成商,推廣應用數字糧庫工程。目前江蘇作為糧食流通信息化國家級示范省,未來將把覆蓋范圍擴大到全省地市級。未來的糧食流通信息化產業如果全國推廣,在整個產業鏈中,農民需要銀聯的糧農卡,糧食收購企業需要標簽設備和寫卡設備,糧食加工企業需要讀寫卡標簽設備,糧食運送的物流車上要配置定位信息設備等,這些需求將形成一個百億級的市場規模。
3.資產注入帶來巨大想象空間,國際化戰略逐步推進
作為航天科工集團底下唯一信息技術平臺,我們判斷集團旗下分散的信息化資產在“十二五”期間陸續會注入公司,同時不排除加大收購原來的合作服務渠道或者加強對控股公司的進一步股權投資。近期公司宣布航天科工集團總經理助理于濱先生當選為新任董事長,并聘任航天一院院長、黨委書記於亮先生為總經理,集團高層的領導空降到公司,將有利于公司與集團管理層的溝通和交流,而新任總經理於亮仍兼任航天一院的院長,航天一院一直以來在衛星導航領域擁有雄厚的技術實力和豐富的產品開發經驗,隨著國家對北斗研發的加大,北斗導航的商用也近在咫尺,如果能夠把航天一院注入航天信息之中,將會產生研發、產品、渠道協同與融合,有利于進一步拓展衛星應用及軍工等領域。
公司在年報中明確的提出積極探索國際化道路,依托公司的大型央企的背景和在RFID物聯網領域公司擁有的技術實力,伴隨著國家援建的海外項目,順勢開拓海外市場,國際化業務的探索與開展將會對公司未來發展產生長遠影響。
綜合上述因素,預計2011-2012年公司業務收入將分別超過120、150億元,每股收益分別為1.20元、1.57元,繼續給予“強烈推薦”投資評級。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