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前瞻網>專題>ITS——由高鐵信號燈說起
ITS要走獨立發展的道路
國家智能交通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王笑京指出,由于我國城市化建設和智能化交通系統建設比發達國家起步晚,因而我們也必須從我國的國情出發,進行規劃發展。當前,我國的智能交通系統建設積極借鑒和吸收國外先進的理念和技術,避免了重復去走發達國家已經走過了的發展歷程,起點較高。因此,國家智能交通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王笑京認為,我國的ITS必須走獨立發展的道路。
一、我國ITS發展所面臨的問題
1.產業鏈條發育不健全
智能交通在國內的發展一直強調交通管理手段的智能化,忽視了交通信息的服務功能。國外成功經驗表明,當智能交通發展到一定階段,高層次的交通信息服務就應成為智能交通的主要部分。國內目前在利用現有信息資源進行高層次交通信息服務的開發方面,還比較落后,沒有形成包括供應商、運營商、政府和消費者間的完善的智能交通產業鏈。
2.核心技術被國外企業壟斷
中國的智能交通發展較晚,在應用方面更顯得落后。在中國智能交通的市場所蘊含的巨大商機下,大量的國外公司加入到中國的交通技術領域和咨詢領域。就目前狀況而言,國內企業在競爭機制、競爭策略、技術水平、人員素質等許多方面尚不如行業內的國外企業。目前,國內智能交通高端市場70%以上被國外企業搶占。比如,在自適應交通信號系統方面,國內市場基本被國外公司所掌握。
3.統一標準和技術規范建設處于滯后狀態
國內智能交通系統項目的建設先于行業統一標準的推出。目前國內ITS的標準、規范的混亂,妨礙了交通數據的獲取,從而無法進行交通流的分析和預測。在高速公路收費系統方面,各省或地區內建設的網絡一卡通或不停車收費系統,也沒有統一指導和標準,為將來的全國聯網造成了困難。
4.資源整合不夠,難以發揮系統功能優勢
盡管在宏觀層面有全國智能交通協調小組在推進系統建設,但在城市層面上,缺乏一個有力的機構進行協調。道路交通的信息分屬于公安、交通、規劃、鐵道、民航等不同部門。各個部門都掌握有一定的交通信息資源,但出于部門利益,彼此間的信息交換存在很大困難。
二、我國智能交通發展趨勢
1.我國智能交通管理系統的高速發展態勢仍將保持
目前我國城市交通發展仍處于基礎建設高投入、快速建設階段,交通管理部門在該階段注重的仍是擴展管理的空間范圍。隨著城市交通的發展,ITS行業也必將保持快速發展勢頭。
此外,ITS建設資金主要來源于較為穩定財政支出,有助于保持ITS行業的穩定快速發展。中國智能交通技術(ITS)應用委員會預測,2010-2012年,我國智能交通管理系統的總投資將年平均增長率約為22%,2012年投資額預計將達到60.46億元。
2.集成指揮平臺系統將逐步普及
目前,全國各地陸續開發了應用于不同業務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統,大大提高了交通管理部門的辦公效率,有效地促進了交通管理工作的正規化、科學化建設。
集成指揮平臺系統是充分發揮各獨立基礎應用系統效力的組織樞紐,它可以把異構的各類交通管理基礎應用系統,諸如交通電視監視系統、交通流信息采集系統、交通事件檢測系統、交通違法行為監測系統、警用車輛定位系統、交通設施管理系統、公路車輛智能監測記錄系統、交通信號控制系統、交通信息發布系統、機動車緝查布控系統等通過標準的接口協議進行數據交換,實現各個基礎應用系統“互通、互聯、互操作”。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