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好聲音》開創獨特商業模式 賺錢頗豐
中國好聲音現場
步入暑期,中國的電視熒屏異常熱鬧,各類音樂選秀節目成堆出現,各大電視頻道的黃金時段大都被音樂選秀類節目所占據。據了解,今年暑期前后開播的音樂類選秀節目已有13檔之多,而由浙江衛視和星空傳媒聯合推出的《中國好聲音》巧借該節目第一季的“利好東風”,以超高的收視率和優質的節目表現成為近期最受關注的音樂選秀節目之一。雖然,本季的《中國好聲音》開播僅有短短幾期,但該節目已顯現出驚人的商業價值,不僅其獨特的商業運營模式吸引了廣泛關注,節目模式也引發了跟風潮。
可觀的廣告收入
據csm46城收視率調查及央視索福瑞提供的收視數據顯示,7月12日晚,《中國好聲音》首播全場平均收視3.62,遠超其他同類節目,同時也創下了綜藝節目首播收視的新紀錄。另外,在首期節目播出后的48小時內,搜狐視頻的點播次數超過1.2億次,在第二期節目播出后,節目收視率和網絡點播次數再度攀升,節目收視率破4,搜狐視頻點播次數48小時內超過1.58億。
《中國好聲音》在聚焦了觀眾的眼球的同時,也給制作方帶來更加可觀的廣告收入。一年前,紅罐涼茶加多寶曾以6000萬拿下《中國好聲音》第一季的冠名權,而今年加多寶則以2億元的高價再次獲得《中國好聲音》第二季的獨家冠名權。此外,在節目播出前,《中國好聲音》節目制作方將網絡直播權獨家賣給搜狐視頻,這也讓節目制作方獲得了上億元的收入。因此,節目尚未正式開播,制作方的收入已是十分可觀。
細心的觀眾會發現,與第一季相比,本季《中國好聲音》主持人華少在節目中的廣告播報開始涉及更多的商家和企業,蘇寧云商、伊利股份、貴州百靈、京東商城、娃哈哈、農夫山泉等多家上市公司均出現在華少語速驚人的廣告播報中。而在此前浙江衛視的2013年廣告招標會上,《中國好聲音》第二季每15秒的廣告已由36萬元漲至102萬元,最高價格達到115萬元。照此估算,本季的《中國好聲音》廣告總收入將遠超第一季。
另外,搜狐視頻作為《中國好聲音》獨家新媒體戰略合作伙伴也因其獨播待遇獲益不小。據了解,在《中國好聲音》第二季首期播出之后,其廣告收入就已過億,三期之后,搜狐視頻已不斷創出視頻網站單個項目廣告營收的新高。
開創性的分成模式
《中國好聲音》的節目模式源自荷蘭電視節目《The Voiceof Holland》,是由浙江衛視與星空傳媒旗下燦星制作公司聯合推出,它實現了中國電視歷史上真正意義的制播分離。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