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前瞻網>專題>第二屆中國化妝品代理商大會
中國化妝品生存狀況與質量安全令人揪心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國已逐漸成為化妝品消費大國,總體消費水平超越歐盟和日本,僅次于美國位居世界第二。由于我國人口眾多,人均消費水平較低,隨著人們消費觀念的轉變,我國化妝品市場具有相當大的發展潛力。預計未來3-5年我國化妝品市場將保持穩步增長。
我國化妝品市場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興市場,在短短的20多年里,我國化妝品行業從小到大,由弱到強,逐漸形成了一個初具規模和活力的產業大軍,涌現出一批以美加凈、六神、大寶、郁美凈、舒蕾、歐珀萊、隆力奇、佰草集等為代表的民族化妝品品牌。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1-2015年中國化妝品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2007-2011年,除去2009年受金融危機影響外,其余各年化妝品行業市場規模增長率均保持在12%以上。2011年化妝品行業規模以上企業302家,銷售額達到1727億元,銷售收入上升至699.31億元,同比增長17.60%,為近五年最大增速。另外,中國化妝品行業逐漸融入世界范圍的大市場,“中國制造”的化妝品已經出口到150多個國家和地區。
但是,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我國不少生產企業還處在仿制生產階段,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能力不足。生產水平與產品質量均無法與跨國巨頭競爭,出口對象仍以第三世界國家為主,且出口企業主要為外資或合資企業,全國出口總量及出口金額也具有一定的波動性。
實際上,由于中國放開對進口化妝品的限制,國際化妝品巨頭正在加速拓展中國市場,本土品牌經受著來自外部的巨大沖擊。
在中國美容化妝品市場中,外資或合資企業所占的市場份額已接近80%。中國化妝品中高端市場基本上被外商獨資或合資品牌所占據,歐萊雅、寶潔、資生堂、雅芳等幾家國際巨頭形成寡頭競爭之勢,這其中又以歐萊雅的市場份額最大、實力最強。而國產化妝品企業則只能在中低端市場激烈競爭慘淡經營,同時還面臨這國際巨頭在不斷鞏固中高端市場的同時逐步向中低端市場的強力滲透。
據前瞻資訊產業研究院數據監測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化妝品行業5家大型企業實現銷售利潤為19.77億元,同比下降了14.03%,利潤總額更是下降了34.11%,其中2家企業虧損,虧損額為3.83億元;中型企業虧損總額2.60億元,較上年增長了291.94%,總體經營狀況日益惡化;434家小型企業中98家企業虧損,虧損總額3.98億元,情況同樣不容樂觀。2011年1-5月,化妝品行業小型企業的虧損2.01億元,情況較為嚴重,虧損面高達22.98%,虧損深度為113.23%;中型企業虧損面為21.74%,虧損深度為15.54%。
前瞻資訊產業研究院化妝品行業研究員吳朝瑜表示中國要與國際巨頭競爭,就應該依靠知識驅動的核心力奮起直追,加大研發力度,提升品牌價值,提高產品的附加值。
如今,消費者不再單純追求品牌效應,而更多的關注化妝品本身的安全性以及功效,藥妝市場以及有機/天然化妝品市場的火熱,這也成為各大化妝品企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吳朝瑜認為,化妝品的質量安全直接影響著人們的身心健康,國家在加大化妝品行業的質量安全監管的同時,有必要加大加重對違法企業和個人的處罰力度,大幅增加其違法成本;化妝品企業也應加強自律,重視企業的長期發展,重視產品的質量安全,消費者更應提高警惕,共同遏制劣質化妝品的生產和流通。
影響消費者選購化妝品的因素圖示(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資訊產業研究院《中國化妝品行業市場調研與戰略投資分析報告》
吳朝瑜指出,國際大品牌牢牢占據60%以上的市場份額及高端消費者的格局短期內不會改變,隨著天然、安全、環保的化妝品受到追捧,我國化妝品企業應順應發展趨勢,加強生物技術研發、注重產品質量,著力打造自主品牌。
在歐美品牌壟斷中國中高端市場并逐步蠶食國內企業賴以生存的中低端市場的背景下,打造自主品牌、提升市場競爭力已經迫在眉睫。21世紀的化妝美容業將進入生物時代,隨著生物技術的發展,許多高科技生物基因產品紛紛被應用于化妝品生產,相比于含化學成份的化妝品,高科技生物化妝品源于自然生物且對人體無害,必將受到消費者的追捧。
本文作者:官營銅 (前瞻網資深產業觀察員)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