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水利發展“十二五”規劃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規劃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和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體目標,落實“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這一核心任務,以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為主線,把水利作為基礎設施建設的優先領域,把農田水利作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任務,把嚴格水資源管理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舉措,大力發展民生水利,切實加強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與管理,著力提高水資源和水安全保障能力,促進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和節約保護,構建水利科學發展的長效機制,實現由水利大省向水利強省的跨越。
(二)基本原則。
——堅持科學發展,人水和諧。順應自然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科學確定水利發展目標,合理開發、優化配置、全面節約、有效保護水資源。
——堅持以人為本,民生優先。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水利問題,保障、改善和服務民生,推動民生水利新發展。
——堅持統籌協調,平衡發展。促進流域與區域的平衡發展,實行分類指導,突出重點,合理開發。加強各類規劃之間的銜接和協調,充分體現規劃的指導性、前瞻性、宏觀性和可操作性。
——堅持改革創新,先行先試。推進水利體制、機制和管理創新,將廣東作為水利科學發展的先行先試區,構建法制完備、體制健全、機制合理的水管理體系。
——堅持合理配置,節約保護。執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加強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區限制納污。加強需水科學配置和管理,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轉變用水方式,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堅持政府主導,分級負責。發揮政府宏觀調控和公共財政對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的主導作用,探索多渠道籌集水利建設資金,穩定省、市、縣分級負責和投入的格局。
(三)規劃目標。
到2015年,全省防洪(潮)標準地級以上城市基本達到100年一遇,縣級城市基本達到50年一遇,中心鎮達到20年一遇。縣級以上城市、珠三角中心鎮和農村重點易澇區除澇能力基本達標。解決915萬人的飲水不安全問題,完成病險水庫除險加固1354宗、病險水閘除險加固166宗、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603宗,新增小水電裝機容量30萬千瓦。全省年用水總量控制在480億立方米以內,萬元GDP用水量控制在64立方米以下,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控制在45立方米以下,城鄉居民飲水安全得到全面保障。主要江河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提高到70%以上,城鎮供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95%以上。水土流失治理面積達到3000平方公里,水土保持修復面積增加1500平方公里,水利信息化指數達到60%以上。基本建成與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水利發展體系,珠江三角洲基本實現水利現代化,廣州、深圳市率先實現水利現代化。實現水務一體化管理,水利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明顯提高。
三、主要任務
(一)完善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
1、突出加強農田水利建設。按照保障糧食安全和加快建設現代農業強省的要求,加快推進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抓好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和現代化標準農田建設,加強灌區末級渠系節水改造和田間工程配套。完成韓江粵東灌區、粵西雷州青年運河灌區、高州水庫灌區的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任務。推進100宗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建設,其中5—30萬畝的重點中型灌區50宗,1—5萬畝的一般中型灌區50宗。開展500宗萬畝以下重點小型灌區的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通過灌區改造,使灌溉保證率達到90%,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得到提高。建成一批農田水利示范鎮,基本完成小山塘、小灌區、小水陂、小泵站、小堤防等小型水利設施薄弱環節建設,形成較為完善的灌排體系。
2、繼續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在“十一五”時期工作的基礎上,重點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915萬人飲水安全問題,其中2011—2013年解決原規劃剩余的605萬人飲水安全問題,建設工程約1200宗;2014—2015年解決新增150萬農村居民以及160萬農村學校師生飲水不安全問題。同時,在全省15個地級以上市所轄93個縣實施村村通自來水工程建設,采取擴網、改造、聯通、整合和新建等措施,實現行政村村村通自來水覆蓋率、農村自來水普及率、農村生活飲用水水質合格率均達到90%以上目標。合理設置農村生活飲用水水源保護區,保障農村飲用水水源水質,著力提高農村生活飲用水水質合格率。
3、開展農村重點易澇區整治。對農村重點易澇區的排澇泵站、水閘、主干排水渠和截洪渠進行疏浚整治,使各澇區排澇能力達到國家或省規定的排澇標準。工程建設任務主要包括新(重)建、改造排灌泵站2226宗,總裝機43萬千瓦;新(重)建、改造排水閘506宗,總凈寬4140米;整治、疏浚、加固主干排水渠3100公里、截洪渠310公里。
4、加強農村水電與電氣化建設。根據國家統一部署,重點推進水電新農村電氣化縣建設、小水電代燃料建設和農村水電增效減排建設,其中水電新農村電氣化縣建設10個縣,小水電代燃料項目15宗,小水電增效減排項目1653宗。不斷提高現有小水電效能,減少碳排放總量,保證小水電安全運行。
5、推進水庫移民安居工程建設。加快編制全省水庫移民專項規劃。進一步推進全省水庫移民住房改造步伐,確保在2015年完成10萬戶45萬水庫移民的住房改造和基礎設施建設任務。把水庫移民安置及其扶貧工作納入全省扶貧工作進行統籌安排。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