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十二五”隴藥產業發展規劃
為加快推進“十二五”隴藥產業發展,實現把隴藥產業做大做強的目標,根據《甘肅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甘政發〔2011〕21號),特制定本規劃。
一、隴藥產業發展現狀
(一)基本情況。
甘肅是全國中藥材資源大省,是全國中藥材優勢主產區之一,人工種植面積位居全國第三,中藥材品種資源豐富,質地優良?,F有藥用品種1527種,其中植物藥材1270種,動物藥材214種,礦物藥材43種。屬于國家382個重點品種的有276種。大宗道地藥材30多種,其中當歸、黨參、黃(紅)芪、大黃、甘草、柴胡、板藍根、枸杞、黃芩、款冬花等十大隴藥品種已形成一定規模。經過多年的積累和發展,目前已形成了集中藥材種植加工、中成藥、生物制藥、化學原料藥和醫藥商貿物流等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成為甘肅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截至2010年底,全省醫藥工業規模以上企業61戶,資產總額83.09億元,從業人員1.23萬人,完成工業總產值50.42億元,工業增加值17.51億元,實現銷售收入43.58億元,實現利稅10.23億元。
(二)加快隴藥產業發展的基礎和優勢。
1.中藥材種植已形成規模,為加快發展隴藥產業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2010年全省中藥材種植面積252萬畝,產量52萬噸。大宗道地藥材當歸、黨參、黃(紅)芪、大黃、甘草、板藍根六大類藥材占全國同類品種產量的90%、60%、50%、50%、25%、65%,除板藍根以外,其他五個品種的出口量占全國80%以上。全省各地因地制宜制定了30項中藥材地方標準,從產地環境、生產過程、產品加工進行了全過程的規范化管理,初步建立起中藥材標準體系,已建成中藥材標準化示范區9個,示范區建設獲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岷縣當歸、隴西黃芪、隴西/渭源白條黨參、文縣紋黨、禮縣大黃、西和半夏、民勤甘草已經國家質檢總局批準為我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目前在我省優質道地中藥材最佳生態區域,形成了具有一定規模的中藥材生產基地:以岷縣、宕昌、漳縣等地為中心區的優質當歸基地;以渭源、隴西、臨洮、文縣為中心區的黨參基地;以隴西、武都為中心區的黃(紅)芪基地;以禮縣、渭源、華亭地道產區為中心區的優質大黃基地;以金塔、高臺、民勤為中心區的甘草基地。有2個中藥材種植基地獲得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認證。定西、隴南兩市是全省中藥材主要的種植生產加工基地,兩市中藥材種植面積約200萬畝,占全省80%以上。定西地區中藥材種植、生產加工、倉儲物流發展較快,目前已注冊道地優勢藥材地理標記4個、品牌商標40多個,當歸基地獲得《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認證。有較大規模的中藥材加工企業93家,34家通過《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認證,年加工中藥材7.97萬噸,加工產值8.6億元,產品已發展到中藥飲片、中藥提取物、中成藥、保健品、化妝品等多個系列。區域內有6個大型中藥材專業市場,年交易中藥材30.6萬噸,交易額29.4億元。千金藥業、廣藥集團、中國藥材集團公司等國內知名企業已在隴西建立了提取、中轉倉儲基地。隴南中藥材種植基地初具規模,種植面積接近全省種植面積的40%,規模以上生產企業5家,特別是獨一味已發展成為集現代中藥、天然植物藥和生物制劑研究開發為主的大型上市制藥企業。

圖1:2009年全國藥材種植面積分布圖

圖2:甘肅省道地藥材分布圖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超支化納米水性防腐涂層基材(特種工業用)市場規模及競爭格局(附市場規模
涂層布是一種在布料的基礎上采用特殊工藝涂布一層具...[詳細]
- 張維佳:2025年中國電線電纜價值鏈分析
- 袁業:2025年全球城市供熱發展現狀分析
- 黃纓杰:【最全】2025年硅鋼行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
- 吳小燕:【干貨】2025年紡織行業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區域熱力地圖
- 蔣金成:2025年中國啟動型鉛酸蓄電池市場分析
- 李佩娟:2025年中國證券行業全景圖譜
- 穆曉菲:中國飼料行業投融資及兼并重組分析
- 前瞻產業研究院:【球閥】行業市場規模:2024年全球球閥行業市場規模約140億美元 亞太市場占比約40%
- 蔡志濠:福事多蜂蜜果茶全國銷量第一,首創可以嚼著吃的蜂蜜果茶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