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
三、指導思想、發展原則和總體目標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市委市政府著力“構筑三個高地”、全力打好“五個攻堅戰”的決策部署,堅持“市場主導、創新驅動、重點突破、跨越發展”的發展方針,銜接國家戰略重點,瞄準產業鏈高端環節,強化自主創新,聚集國內外創新資源,大力培育和引進龍頭企業,發展上下游配套企業,完善產業鏈條,推進產業規模化、高端化、集約化發展,提高產業綜合競爭力,建成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基地。
(二)發展原則。
1.市場主導與政府引導相結合。
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和市場需求巨大的優勢,調動各類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充分發揮政府的規劃布局、產業引導、政策激勵和組織協調作用,創新有利于產業發展的體制機制,形成市場主導與政府引導共同推進產業發展的合力。
2.創新驅動與開放合作相結合。
加大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力度,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和核心技術成果、知識品牌,帶動產業總體水平和競爭力大幅提升。把握產業發展的新趨勢,抓住產業轉移的新機遇,充分利用國際國內資源,積極承接高端制造和研發產業轉移,提升產業的國際化水平。
3.重點突破與統籌兼顧相結合。
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集中力量在具有較好產業基礎和優勢的領域實現重點突破,形成優勢產業和技術領域。提升產業聚集與集約發展水平,兼顧骨干大企業帶動和廣大中小企業配套發展,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和產業集群化布局。
4.跨越發展與可持續發展相結合。
緊緊把握新的歷史機遇,做大做強我市新能源新材料產業,促進全市及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跨越發展。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加快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科技進步和創新,積極培育先導產業,為實現可持續發展夯實基礎。
(三)總體目標。
1.產業規模。
到2015年,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產值突破2500億元,實現5年翻2番,產值規模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7%以上。
2.產業布局。
到2015年建成2個國家級產業示范基地,打造一批特色產業集群,形成產業發展新格局。
3.創新能力。
到2015年,通過技術引進、集成創新等,突破體現產業重點發展方向的共性技術或關鍵技術60項以上,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達到20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達到80家,申請專利達到每年3000件,產業創新能力顯著提高。
4.品牌建設。
到2015年,中國馳名商標達到10個,培育十億元以上自主品牌30個,打造百億企業10家,50億元以上企業20家,國內外知名度大幅提升。
5.產業組織。
到2015年,依托產業集群、特色工業園和行業協會,培育中小企業群體,五年內使企業總數達到2500家,建成10個以上行業協會或產業聯盟組織,5個產學研用創新聯盟組織。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