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秸稈綜合利用規劃
2、規劃布局
全市重點建設3~4個以稻麥秸稈為主要基料的食用菌處理中心,主要安排在奉賢、浦東等食用菌產業較為發達的地區。
3、投資規模
每個項目投資總投資500萬元左右,用于幫助項目實施單位擴大生產規模、添置秸稈加工設備等,每年可利用秸稈8000噸,建設資金采取市、區兩級財政扶持和企業自籌相結合的辦法解決。每個示范點投資內容見表4-3。
表4-3 食用菌培養料生產中心投資內容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級政府作為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工作的責任主體,要統籌考慮秸稈禁燒和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制訂和明確秸稈綜合利用的發展目標和年度實施計劃,各有關部門要加強溝通協作,齊抓共管、通力配合,確保各項措施的落實。
(二)出臺地方規范
積極推動上海市秸稈綜合利用地方規范的制訂,明確秸稈禁燒區域和政府相關部門的執法職能,增強禁燒工作的操作性,同時明確鼓勵秸稈綜合利用的具體措施,以規范落實秸稈禁燒工作責任,鼓勵全社會參與秸稈綜合利用工作提供依據。
(三)加大資金扶持力度
利用已有的各類資金渠道,并結合實際,制訂相應的扶持政策,加大對重點利用領域的資金扶持力度。增加秸稈機械化還田作業補貼。享受政府補貼的商品有機肥加工企業要以秸稈作為有機肥生產過程中的主要添加材料,同時對企業利用秸稈加工商品有機肥和食用菌培養基料按照秸稈使用量給予補貼。把秸稈綜合利用企業或者產業列入享受上海市循環經濟發展和資源綜合利用政策的扶持范圍,針對秸稈綜合利用的不同環節和不同用途,制定和完善相應的支持政策。對秸稈綜合利用企業和農機服務組織購置秸稈處理機械給予信貸支持,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投入。對本規劃明確的重點建設項目,市、區財政根據每年批準的實施計劃落實專項資金,確保重點項目的順利實施。
(四)加強科技支持力度
增加科技研發資金投入,大力開展科技攻關。市、區縣科委要組織農業科技研發部門或者高等院校,對秸稈還田、有機肥生產和食用菌生產過程進行研究。加快對小麥、水稻、油菜等秸稈機械化還田的技術攻關和機械化還田先進技術的示范推廣,對于機械化還田過程中出現的秸稈腐爛、土壤營養結構配比等研究提供資金支持。對于利用秸稈生產有機肥和食用菌的企業或者農戶,區縣農委部門要給予技術支持,幫助企業和農戶解決生產難題,降低風險和生產成本。
(五)加強宣傳引導
加強對秸稈資源化利用意義的社會宣傳力度,開展形式多樣、生動活潑、貼近生活的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宣傳教育活動,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引導和監督作用,提高公眾對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的認識水平與參與意識,使禁燒秸稈成為農民的自覺行動。組織開展相關技術培訓、現場演示等活動。
(六)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各區縣政府應按照高效生態農業的發展目標,使現代農業走向規模化、集約化、設施化的同時,考慮機械化生產的需要,加大對農業示范區耕地及周邊道路、交通、水利、電力、機庫油庫等配套設施建設,為秸稈資源化利用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