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擬延遲退休 公務員斷層現象嚴重
2014-04-18 13:54:18 責任編輯:QZ133 來源:經濟觀察網
在香港,政府做出重大決定或修改法例,必須先做公眾咨詢,聽取各界人士的意見,總結后權衡利弊再做判斷。有時一些牽動各方利益的修改甚至需要數年的討論,討論完的結論也很有可能是維系現狀。而此次公務員延長退休年齡的建議,在討論初期并沒有聽到反對聲音,香港政府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成員雷鼎鳴教授分析指,說明在建議提出前,公務員內部已充分溝通并達成共識,預計此建議能在咨詢期后順利施行。
大勢所趨
“我非常贊同政府帶頭將退休年齡延長至65歲。”香港科技大學經濟系主任雷鼎鳴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說,他兼任政府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成員。
香港人口老化問題緊迫,雷鼎鳴預計到2039年,每1000名勞動人口要撫養247名長者,面臨嚴重的“人口赤字”。延后退休年齡,是緩沖勞動人口下降的有效方式。“現在醫學昌明,且社會醫療保障很好,到了60歲工作能力還很強,又有經驗,多工作5年不是大問題。”雷鼎鳴說。
香港地區男性的平均壽命是78.8歲,長壽排名世界第一。女性則為84.4歲,排名僅次于日本。香港多為辦公室內的文職,粗重的體力勞動非主流,故在職男性到60歲仍精神力壯。以特區“一把手”行政長官為例,董建華從60歲起任,67歲卸任,曾蔭權61歲任至68歲,梁振英則從58歲開始擔任特首,2017年任期滿時為63歲。
雷鼎鳴注意到,自4月5日政府公布延長退休的咨詢文件后,各公務員工會多是支持的聲音,鮮少有群體公開反對。“其實公務員延長退休年齡并不是第一次提出,現在看來公務員內部已經做了良好的溝通,咨詢文件提出的設想是各界認可的方案,要施行阻力不大。”他表示。
香港大學秀圃老年研究中心總監林一星教授研究社會老年學多年,他指香港延長公務員退休年齡是大勢所趨:“香港老齡化問題讓年齡超過60歲的人繼續工作有兩大好處,首先是經濟回報,繼續工作可以為家庭帶來持續收入,同時為政府帶來稅收,可謂雙贏。香港生活成本高,港人又長壽,若60歲退休,很可能要過30年沒有收入的日子,難以計算要儲多少退休金才能維持生活質量。因此,選擇繼續工作不失為減輕經濟壓力的好辦法。”林一星指,美國現在公私營機構的退休年齡普遍為65歲,并計劃在未來20年內延長至70歲。亞洲范圍內,韓國男性實際退休年齡為71歲,日本為69歲,新加坡和臺灣地區的法定退休年齡都為65歲。
香港并沒有法定劃一的退休年齡,每個機構都有自己的勞動合約,自行規定退休年齡。就大學教員而言,港大為60歲退休,香港科技大學和中文大學則是65歲。政府指延遲公務員退休年齡將起到示范作用,預計私營機構會跟隨。
“其實退休這個詞是現代生活的新理念,在西方國家,如美國,都是在上世紀初開始立法推行,不到100年。”林一星說。1935年,經歷大蕭條后的美國公布社會保障法,意圖協助公民儲退休金,并動用政府財政資源扶助老弱病殘。“立法規定,之前有就業記錄的公民,到65歲以上便可支取保障金。因此退休是政策引導出來的觀念,在此之前,人工作一輩子是很正常的事。”他指。“老有所為”也是秀圃老年研究中心研究范圍之一。“老年化研究中,老有所為(productive ageing)是近10年才提出的新議題,即老年人繼續參與經濟活動,包括受薪工作和義工。”此外,林一星指,很多研究證明老年人持續參與社會、經濟活動對身心健康都有幫助,包括抑郁癥發病率減少。
官高不戀棧
政府希望資深公務員“老有所為”,但在任者懷揣不同想法。
在香港任職公務員,特別是首長級的高級公務員如同置身于“透明罩”中,一舉一動都受市民監督,并非易事。監察腐敗的廉政公署2013年報告指,近年針對公務員濫用病假的投訴增多,可見公務員任何行為都必須嚴格自律,否則會被廉政公署請去“喝咖啡”(即被立案偵查)。
火上澆油的是,近年樓價升得太急,貧富矛盾日漸激化,政府施政阻力重重,有如熱氣蒸騰的“熱廚房”,令人不愿久待。今年已有三名首長級政務官選擇跳槽或提早退休,分別為53歲的民政事務局常秘楊立門、54歲的運輸及房屋局常秘栢志高,和55歲的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常秘區璟智。三人都是在政府工作了30余年的資深公務員,且在官場口碑不錯。
公務員內部另一個關注的點,是能否在60歲退休時拿到豐厚的退休金,然后再自主選擇是否繼續工作。現時香港政府對公務員公積金的供款,涵蓋強制和自愿性兩部分,且隨著任職年份遞增。服務政府3年以下的公務員,每月政府會撥出基本薪金的5%到公務員的公積金賬戶,3年至15年年資的供款比率增至15%,其后每五年增加一次,30年年資或以上的公務員,每個月可獲得基本薪金25%的政府供款。舉例,一位部門首長級的資深公務員,除了年薪100萬外,賬戶里還可獲得政府25萬公積金,供退休使用。在香港,很多資深公務員若跳槽至私營機構,可獲得更高薪水,但私營企業沒有政府這般慷慨的公積金供款機制,故豐厚的退休金也是政府增強職業粘性的工具,一名資深公務員在退休時獲得百萬退休金并非難事。
斷層
“我23歲加入警隊,做到55歲可以退休,如果幸運升到處長級別,就是57歲退休。坦白說在警隊拼搏30多年也不容易,現在游行示威、各色各樣的案件太多,我本人無心戀戰,想在最早可以休息時馬上退休。”一位姓冼的高級督察對記者表示。
香港公務員系統分兩大塊,普通文職和紀律部隊,兩者因為工作性質和要求的不同,退休年齡也有區別。紀律部隊包括警察、消防員、海關、廉政公署等,合共約有5.6萬人,占公務員整體的35%。
上世紀80年代,紀律部隊編制顯著擴張,而這批公務員預計將在今后十年陸續退休。公務員事務局預計,未來10年紀律部隊退休人員數目將會維持在每年平均約1700至1800人,約占紀律部隊職系整體人數的3.3%,比之前每年退休人數增加了44%。
按照咨詢書建議未來新入職紀律部隊公務員退休年齡為57歲,比之前延長2年。若能通過每年考核,更可進一步工作至60歲。“現在只是征詢公眾意見的階段,離定案還早,我本人對此也有很多疑問,希望以自愿工作為主,不要推行任何強制劃一的措施。”上述冼姓高級督察對記者表示。
“迎戰人口老化是一方面,但公務員內部聲音是,延長退休其實是之前政策失誤的無奈之舉。”一位不愿署名的資深公務員對本報表示。2002年,香港政府面臨巨額財政赤字,經濟不景氣,政府決定展開政府架構改革,目的是縮減人手和凍結新聘,成功把之前20萬人的公務員編制縮減至16萬。直至2006年,政府才恢復招聘“新血”。
“當時的省錢招數確實奏效,但也直接導致現在和未來十年公務員斷層,也是今天急需討論延遲退休的關鍵原因。”該名資深公務員表示,現在的斷層現象已現端倪,預計未來十年人手不足、經驗不夠的情況將惡化。“政府最希望的情況是,有能力有經驗的高級公務員能延長退休,帶一下中層公務員,不至于青黃不接。”該人士指。
政府對此的回應是,大部分職系沒有繼任問題。政府的咨詢文件預計:“少數由現在至2023年流失率高的專業和技術職系或可能出現繼任問題,因而可能需要讓已屆退休年齡的公務員不中斷服務繼續受雇。”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