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黃金產業“十二五”規劃
(四)冶煉加工
“十一五”期間,江西將黃金冶煉業作為進一步做大黃金產業的突破口。采用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細菌預處理工藝的江西三和金業有限公司100噸/日黃金冶煉工程于2006年建成投產。通過對原有的工藝進行改造,2008年九江中偉科技有限公司200噸/日工程銅、金回收工程建成投產。“十一五”期間,含金料處理能力達到10萬噸/年,2010年黃金冶煉企業生產黃金2.88噸。
“十一五”期間,江西銅業集團公司進一步加大含金有色料和黃金料處理,2010年生產黃金22噸。上饒和豐銅業有限公司首期年產5萬噸再生銅系統的基礎上,配套建成年回收黃金6噸生產系統,2010年生產黃金5噸。
(五)后續產業
“十一五”期間,江西加大產業結構調整,產業鏈延長取得較好成效。江西金山金礦為發揮具有悠久開采歷史優勢,積極籌劃開展礦業游。2009年,德興市“金山”、“銀山”、“銅廠”公園項目被國土資源部門列入礦山公園建設項目,并撥款予以補助,項目進入實施建設階段。此外,與礦業發展的相關配套產業也取得一定發展。
(六)存在問題
1、黃金生產量大,但礦產金規模偏小。“十一五”期間,江西黃金產量連續5年列全國第三位,但礦產金及行業經濟規模長期排在全國15位左右,黃金產業總體經濟規模較小。首先,黃金資源構成制約了資源開發強度。雖然江西黃金礦產資源名列前茅,但伴生金占黃金保有資源儲量的63.49%,而伴生金只能在其主元素開發利用時加以回收,不能單獨開發來發展黃金工業。占黃金保有資源儲量5.46%的砂金礦受產業政策限制,開采規模逐步萎縮。2010年伴生金資源開發生產黃金僅為5.5噸,黃金礦山礦產金產量為3噸。其次,產業鏈不長。“十一五”期間,黃金產業鏈有所拉長,黃金冶煉業得到一定的發展,但后續產業仍處于起步或論證階段,黃金產業仍以黃金初級產品為主,深加工產業仍停滯不前。
2、勘查工作進展緩慢,資源形勢不容樂觀。其一,勘探成果較少。十一五”期間,贛西區域卡林型評價工作沒有取得實質性突破;由于成礦規律研究程度不高,景德鎮北部勘探工作進展緩慢,目前控制資源變化較大,勘探成本和勘探手段不能滿足該區域探礦工作需求。其二,勘查工作程度較低。2010年底巖金資源基礎儲量僅為38.05%,而且基礎儲量主要集中在金山金礦等大礦,小金礦基礎儲量比例較低;同時小金礦沒有開展系統勘查工作,保有資源不足,采掘失調問題比較突出,目前全省近20家小金礦資源不清。其三,金礦品位較低,礦體變化較大。金礦資源儲量平均品位均在2克/噸以下,30家礦山平均品位低于1.5克/噸。受礦體變化大的影響,開采難度較大,損失貧化率較高。
3、資源整合項目進展緩慢,影響了行業發展。德興市金山金礦田規模開發是江西黃金產業跨躍式發展的決定性項目,但由于規模開發控股權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項目推進工作處于停滯狀態。此外,一些資源整合項目,如遠坑金礦、金家塢金礦、大舟金礦與外圍探礦權整合項目受礦權轉讓問題的影響,整合工作進展緩慢,影響礦山正常生產。
4、企業規模偏小,企業素質較低。江西黃金企業規模普遍較小,一些小礦山生產工藝落后,企業競爭能力較低,自我發展能力不強,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較弱。受“黃金礦業熱”影響,一些新進入黃金產業領域的投資主體因不具備經營黃金礦山的能力,急于求成,造成部分小金礦投資失誤,經營效果較差。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