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海峽西岸城市群發展規劃
第二節 與周邊省區協調
第一百零八條 跨區域協作總體策略
積極參與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的實施,通過創新區域合作機制,加強跨省鐵路、公路、港口等區域重大項目建設協調,推進區域互動聯動發展。
“延伸兩翼、對接兩洲”。加快聯系長三角和珠三角的南北縱向陸路通道建設,探索建立產業金融、信息服務、信用機制、人力資源、港口布局、旅游開發等領域的協調機制,推進福建與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經濟對接合作,促進優勢互補、良性互動、協調發展,進一步完善沿海地區經濟布局,拓展福建發展空間,發揮福建在實現東部發展中應有的地位和作用。
“縱深推進、連片發展”。推進跨省行政區的鐵路、公路、港口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發展多試聯運、海鐵聯運;依托福建港口資源優勢,推動建設內陸“無水港”,構建服務中部崛起、西部開發的出海便捷通道。進一步發揮福建省比較優勢,與中西部地區加強在通道建設、區域通關、產業承接、金融信息服務、人才技術交流、能源資源利用等領域的交流合作,培育發展沿線產業帶,促進要素集聚,支撐區域多贏發展、和諧發展。
第一百零九條 海峽西岸經濟區內部城市協調
加強福建與海峽西岸經濟區內其他城市的合作和協調發展,發揮閩浙贛、閩粵贛等跨省區協作組織作用,積極構建區域城市聯盟,建立海峽西岸經濟區二十個城市之間更為緊密的區域合作,協調區域重大生產力布局,促進海峽西岸經濟區一體化發展。加強重大項目建設的協調,推進跨省鐵路、高速公路、港口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統籌規劃布局和協同建設,暢通海峽西岸經濟區港口與腹地的通道。加強電子、機械、旅游、物流等產業的對接,推動產業集群發展和合理布局,形成產業對接走廊。加強市場開發,建設區域共同市場,促進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無障礙流動。統籌協調區域內對臺交流合作的功能分工,提升海峽西岸經濟區與臺灣地區的對接能力。
第一百一十條 與江西省空間協調
強化交通通道構建,北部形成京臺高鐵和福銀、寧上高速公路等交通通道,中部形成向莆鐵路、泉南高速公路等交通通道,南部形成贛龍廈鐵路、廈蓉高速公路等交通通道。
推動城鎮協調合作。北部推動福州都市區、江西上饒—景德鎮和安徽黃山—合肥等城市合作;中部重點推動南昌大都市區與福州大都市區之間的交流,密切三明、撫州合作,并通過兩大都市區帶動沿線中小城市發展;南部突出廈漳泉大都市區對贛州、吉安等城市的輻射帶動。
要加強福建與江西之間的跨界山體及林地保護,保障森林覆蓋率,重點強調銅鈸山—武夷山—馬頭山、巖泉—峨眉峰、尖峰—白石頂等武夷山脈等跨界地區的山體保護。
第一百一十一條 與浙江省空間協調
強化南北縱向陸路通道建設。以國家沿海鐵路、沿海高速公路為依托,形成閩浙沿海大通道;以長深高速公路和杭閩廣鐵路建設為骨架,形成閩浙內陸大通道。
加強城鎮、產業合作,沿海地區著重密切福州大都市區與溫(州)臺(州)城市群之間的聯系,促進兩地之間的分工協作;內陸地區重點關注浙中城市群與南平—建陽—建甌地區的經濟聯系與設施協調。
密切生態環境保護合作,加強福建與浙江南部地區的跨界山體和林地保護,提高森林覆蓋率,特別是南雁蕩、烏巖嶺、鳳陽山—百山祖、烏溪江—九龍山等跨界地區的山體保護;加強東溪、西溪等跨界水體、水源保護區、水源涵養區、蓄滯洪區的保護控制;加強浙江、福建相鄰地區大陸架—近海海域水環境保護,提高入海水體的環境質量和水量,減少排放。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