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十二五”物流業發展規劃
現代物流業是利用先進信息技術和物流裝備,有機整合運輸、儲存、裝卸、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物流環節,實現物流運作一體化、信息化、高效化的復合型服務業,是優化經濟結構的基礎性支撐產業和拉動經濟增長的先導性產業,是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正迅速發展成為促進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特別是推動第三產業快速增長的重要力量。同時由于現代物流業涉及領域廣,吸納就業人數多,促進生產、拉動消費作用大,對加快我省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增強區域經濟實力具有重要意義。為貫徹落實《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國發〔2009〕8號)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0〕29號),促進我省物流業快速發展,根據《甘肅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甘政發〔2011〕21號),特制定本規劃。
一、“十一五”時期物流業發展成就
“十一五”期間,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省上下認真貫徹科學發展觀,按照“四抓三支撐”的總體工作思路和“中心帶動、兩翼齊飛、組團發展、整體推進”的區域發展戰略,開拓進取,扎實工作,綜合經濟實力大幅增強,全省物流業也進入了整合、推進和提升的新時期,為“十二五”期間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一)物流行業規模快速擴大。
2010年,甘肅省社會物流總額達到12399.63億元,全社會貨運量達2.91億噸,貨物周轉量達1607.25億噸公里,以公路和鐵路運輸為主的貨物運輸量分別占總運輸量的82.91%、16.98%;全省從事物流的各類企業近3000家,從業人員30多萬人,占全省總就業人數的1.34%左右;新興第三方專業化物流發展迅速,年業務增長率保持在12%以上,物流外包趨勢明顯。中鐵快運、中鐵行包、中鐵現代等一批國內大型專業化物流企業紛紛落戶甘肅。
表1:甘肅省2005年—2010年物流業主要指標表
單位:億元
(二)物流基礎設施水平不斷提升。
“十一五”期間,我省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有了較快發展,鐵路、公路、民航、水運和管道運輸方式組成的立體物流運輸網絡初具形態。隴海、蘭新、甘青、甘武、寶中等鐵路線和10條國道、30余條省道、900余條縣鄉公路、1300多公里內河航道、4000多公里輸油(氣)管線以及快速發展的民用航空共同構筑的多層次綜合運輸網絡覆蓋全省,基本形成了鐵路運輸干線化、公路運輸網絡化、民航運輸輻射化、管道運輸系統化的布局。全省范圍內涌現了一批以發展現代物流為核心的物流園區、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貨運場站、貨物分揀中心、大型倉儲配套設施等日趨完善。以新式自動化倉庫、托盤、貨架、集裝箱、自動分揀裝備為代表的新型物流技術裝備和工具開始應用,物流效率有了較快提升。
表2:2006—2010年甘肅省各種運輸方式貨運量
單位:萬噸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