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市“十二五”中醫藥事業發展規劃
五、發展中醫藥健康產業
(一)充分發揮中醫藥在預防、醫療、康復、養生保健等方面的資源優勢,轉變中醫藥的服務理念,拓寬服務領域,開展中醫體質辨識、健康咨詢和中醫藥對亞健康人群的服務項目,探索實施“治未病”和慢性病防治、亞健康干預的菜單式服務。鼓勵和支持中醫醫療機構根據安全有效的傳統精典方、名老中醫的經驗方開發為院內制劑,研發中藥膏、丹、丸、散等中醫藥健康產品。
(二)發展中醫藥生態文化旅游。支持集藥材種植、加工、觀光、中醫藥保健養生為一體的中醫藥特色園區(景點)建設,打造以觀光、體驗、旅游結合養生保健為主題的生態文化旅游景區(景點)。
(三)積極配合國家和省中醫藥管理局完成中藥資源普查,建立綿陽市中藥材種質資源庫,做好野生中藥材自然保護區和中藥材品種的啄生地保護。圍繞增加農民收入、區域經濟發展,抓好中藥材種植基地建設,培育和扶持中藥材龍頭企業,支持企業培育壯大知名品,加快技術改造和產品升級換代,不斷提高加工水平和產業規模。抓好中藥品牌宣傳,增強綿陽道地中藥飲片產市場競爭力,努力形成中藥材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的產業鏈。做大做強中醫藥產業,切實把綿陽中醫藥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
加強綿陽市中醫藥研究所人才隊伍建設,發揮中醫藥研究所在院內制劑研發、中草藥規范化栽培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綿陽道地中藥材品種研究為核心,遴選道地藥材進行種植、質量標準、深加工等系統研究,建設一批規范化栽培、規模化種植的中藥材基地。
六、加強中醫藥對外交流與合作
(一)鼓勵中醫機構開展對外交流,參與國際合作,積極招收國外、境外留學生、進修生。繼續派遣優秀中醫藥人員赴國外從事講學、義診、培訓等活動,加大中醫藥對外宣傳力度,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
(二)支持中醫機構參與成都經濟區醫療衛生區域及市內衛生機構間相互合作,建立區域內醫療技術合作機制、中醫藥高級人才培養機制、中藥院內制劑互通機制,實施區域內中醫藥產業發展戰略,大力開發中醫藥產品,扶持中醫藥發展。
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級政府要把扶持中醫藥事業發展作為關心群眾、促進社會和諧的大事,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把中醫藥發展納入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整體規劃、區域衛生規劃和公共衛生體系建設規劃,促進中醫藥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二、落實部門職責
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強中醫藥發展的決定》(綿委發〔2007〕24號)對各部門在中醫藥事業發展中的職責作了明確規定,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密切配合。要建立以政府領導牽頭的中醫工作協調機制,加強統等協調和督查考核,確保責任落實,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參與、全社會共同扶持的中醫藥事業發展良好局面。
三、加大對中醫藥事業的投入
要按照公共財政體制要求,建立穩定的財政投入機制,落實政府對公立中醫醫院投入傾斜政策,通過調整財政支出結構,進一步加大政府對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投入,在衛生事業經費和衛生重大項目經費中,提高中醫藥經費的比例,并增加中醫專項補助經費,重點支持中醫科研、教育、季節病預防、人才培養、特色專科建設、中醫適宜技術推廣、中醫藥突出貢獻人才獎勵。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充分調動社會力量興辦中醫藥事業的積極性。逐步建立起與國民經濟增長水平相適應的多渠道中醫藥事業發展投入機制。
加大對中藥產業發展扶持力度,財政、科技、農業、林業、食品藥品監督等部門要完善中藥材種植、栽培技術推廣,中藥材產業基地建設、中藥新品種研發扶持政策,建立并完善持續穩定的產業扶持政策。
四、完善價格補償機制
制定促進我市中醫藥發展的價格政策,充實和調整中醫特色診療項目,鼓勵醫療機構加大中藥飲片使用,鼓勵基層醫療衛生單位提供中醫藥適宜技術服務,適當提高針灸、推拿、中醫預防保健等傳統項目的收費價格。在城鎮醫保和新農合中,將更多有利于參保人員使用的中醫藥診療項目和中藥品種(包括飲片、中藥配方顆粒等)納入支付范圍,提高中醫藥服務在門診及住院使用的報銷比例,積極引導群眾享受中醫藥特色服務。
五、加強中醫藥管理體制建設
按照《四川省中醫藥條例》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設置中醫藥管理機構,配備中醫藥管理人員”的要求,各級中醫藥行政主管部門對區域內中醫藥行業實行全行業管理,統等推進中醫藥事業發展,建立健全各級中醫藥管理機構,縣衛生局配備中醫藥專職管理人員,縣級以衛生執法監督機構要配備中醫藥執法人員,依法加強對中醫藥的行業管理。嚴格執行中醫醫療機構、人員、技術、設備準入標準和中醫藥相關管理標準,規范中醫藥行政審批和執業行為,提高中醫藥行業依法行政水平。嚴歷打擊非法行醫、假藥劣藥、虛假中醫藥廣告等行為,維護中醫醫療和藥品市場秩序,為中醫藥事業發展提供健康、有序、穩定、和諧的發展環境。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