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電子政務“十二五”發展規劃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和《湖北省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結合我省電子政務發展實際,制定本規劃。
一、發展現狀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和大力推進電子政務建設,“十一五”期間,全省電子政務快速發展,已成為改善公共服務、加強社會管理、強化綜合監管、完善宏觀調控、建設服務型政府的有效手段。
“十一五”以來,全省電子政務基礎設施建設初具規模,全省統一的電子政務外網體系初步形成,基本實現省市縣三級網絡全覆蓋,技術支撐能力明顯提高,已發展成為承載我省黨政機關的政務應用、提供為國家部委的縱向業務應用服務,以及省直部門的網絡設備和應用系統托管服務的重要基礎設施樞紐,并起到了節省投資、降低消耗、規范管理的集約服務效果;電子政務應用水平不斷提高,圍繞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政務服務應用取得明顯進展,集中建設近70個省級重點應用系統,人口、法人、空間地理、宏觀經濟、法律法規等基礎性、戰略性政務信息庫建設基本形成,初步實現信息資源的集中整合和共享利用,同時,依托省政府門戶網站和省政務門戶,構成我省電子政務應用基礎,提高了政府為社會公眾提供服務的能力和水平;政務部門主要業務應用建設成效明顯,網上信訪、財政與編制政務公開、國土資源、稅務、社會保障、行政審批和電子監察等領域應用水平和服務效果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發揮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地方電子政務建設快速發展,市(州)、縣(市、區)電子政務普遍開展,突出地方特色,在創新社會管理、促進經濟發展、開展基層服務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圍繞“政務公開、網上辦事、政民互動”三大功能,省市縣三級政府門戶網站實現全面發展,成為社會公眾獲取政府權威信息、網上辦事、咨詢投訴和在線交流的重要窗口和渠道;全省電子政務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組織體系和工作機制不斷完善,成立省電子政務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推進和指導協調全省電子政務工作。推動電子政務發展的政策法規和標準規范體系逐步建立健全,出臺《湖北省信息化條例》,制定發布36項省電子政務地方標準,研究制定電子政務項目預算審核、建設管理、驗收和運行維護等辦法和規范,為我省電子政務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制度保障。電子政務信息安全保障系統普遍建立,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明顯提升。
“十一五”期間,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省電子政務建設進程明顯加快,部分領域的建設應用效果走在全國前列。但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對加強電子政務發展的必要性、緊迫性的認識亟待進一步提高,全省政務外網覆蓋仍需擴大,電子政務基礎設施整合和集約化服務不足,政務門戶網站的公共服務能力有待增強,推進整體發展的頂層設計和標準規范尚需完善,跨部門的信息共享與業務協同機制尚未建立,推進電子政務工作的體制機制有待完善,電子政務建設與管理需要不斷加強,電子政務建設對信息產業發展的拉動作用亟待提升等。
二、發展形勢
今后一個時期,隨著國家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注重改善民生等戰略部署的逐步推進,以及政治體制改革、文化體制改革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逐步深入,電子政務必將承載越來越多的政務功能,新的社會經濟環境和新的建設目標任務必將對電子政務工作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
(一)影響電子政務發展的環境因素有了新的變化。
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黨中央國務院關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要求,為電子政務在監督改善環境、降低能源資源消耗、淘汰落后產能、擴大內需等方面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以建設服務型政府為目標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要求電子政務貫穿行政權力的決策、執行、監督等各環節,減少行政層級,提高行政效率,增強政務透明度。
適應社會多元化發展。在社會多元化發展的社會背景下,網絡民主、網絡監督異軍突起,電子政務在發現苗頭、引導輿情、應急處置等環節上將大有作為,以新的形式保障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
應對新技術挑戰。云計算、物聯網、移動寬帶、IPV6以及三網融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迅猛發展,將極大改善電子政務網絡環境,為進一步創新電子政務應用、豐富網絡文化生活提供更加有利的技術支撐。
(二)我國電子政務總的發展趨勢有了新的方向。
全面推動政府改革創新。“低成本、集約化、高效率”的電子政務建設模式和“可控、可管、可評”的電子政務運行管理機制,將促進跨部門政府業務的全流程網上辦理,加快電子政務支撐下的政府“一體化”、網絡化管理。
重視網絡、信息、業務、服務等多種資源整合,形成集約化服務合力。整合服務項目與行政業務,整合服務渠道,整合政府部門服務和公益部門服務,實現政府業務的協同辦理,提供網絡化、電子化公共服務。
推進重點領域電子政務應用服務。電子政務應用服務建設重點向滿足公眾服務需求、促進區域發展、改善基層政務環境傾斜,推進改善民生、宏觀決策等重點應用項目的建設和應用。
加強信息安全保障建設與管理。信息安全保障建設與管理是電子政務工作的重要內容,強化安全制度建設與落實,加強安全技術應用與管理,建立安全隱患防范評估與檢查整改工作機制,將成為安全建設的關鍵和日常管理的重點。
(三)推進電子政務發展的工作重點有了新的要求。
進一步增強電子政務促進行政體制改革方面的作用。充分發揮電子政務在深化行政體制改革、推動政府職能轉變和政府管理創新方面的積極作用,加強電子政務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管理協調,形成協調有力、運轉有序的電子政務工作管理體系。
進一步加快電子政務“一體化”進程。著力推進電子政務的整合集成,促進政務外網平臺和行業縱向網絡、部門業務網絡的融合,加快形成互聯互通局面,鼓勵資源共享,消除“信息孤島”,節省財政投資。
進一步加強政務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建立數據源頭唯一、標準統一的政務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基礎,形成集中存儲管理、統一質量控制、有序共享服務的格局,實現基于統一的政務信息資源目錄體系與交換體系的業務應用互聯互通。
進一步強化電子政務為公眾服務的經濟社會價值。堅持以人為本、以服務為中心,圍繞服務型政府建設要求,深化政務公開,加強政務服務,逐步實現公共服務由物理式的“集中辦公”向以政務門戶網站為窗口、以電子政務平臺為依托的網絡化協同辦公轉變。
進一步完善電子政務標準體系和相關配套政策制度建設。完善電子政務技術標準體系,強化標準貫徹執行,規范電子政務應用開發業務流程,建立信息安全防范機制和監控預警體系,推動電子政務工作績效考核和運用。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