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3年啟動碳排放交易試點 200個企業年減1.1噸CO?
免費配額“仍在研究”
根據實施意見,上海碳排放交易試點的時間為2013年至2015年。
碳交易的推動力,來源于能源消耗總量控制以及碳排放強度控制。
據上海市發改委網站此前發布的上海市各區縣2011年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結果,寶山區、浦東新區、嘉定區、松江區的“十二五”節能目標最高,達到18%;靜安區、黃浦區的下降目標最低,為15%。
在確定了各區縣的分解目標之后,減排的主體便是企業了。值得關注的是,在碳排放交易試點期內,將基于2009年-2011年試點企業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兼顧行業發展階段,“適度考慮合理增長和企業先期節能減排行動,按各行業配額分配方法,一次性分配試點企業2013年-2015年各年度碳排放配額。對部分有條件的行業,按行業基準線法則進行配額分配。試點期間,碳排放初始配額實行免費發放。適時推行拍賣等有償方式。”
業內人士稱,免費配額實際上是一種緩沖手段。參與試點的企業可以有充足時間進行技術改造,今后碳排放配額用不完時,就成為碳交易的“賣方”,并從“買方”企業處獲得收益。
在交易規則上,實施意見稱,試點企業通過交易平臺購買或出售持有的配額,并在每年度規定時間內,上繳與上一年度實際碳排放量相當的配額,履行碳排放控制責任。試點期間,試點企業碳排放配額不可預借,可跨年度儲存使用。
不過,不同行業的免費配額到底是多少,上述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的知情人士稱,此事在設計之中,目前還無法透露。
劍指碳交易模板
事實上,作為全新的領域,上海乃至中國,在碳交易的方方面面仍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比如,要確定企業到底排放了多少二氧化碳,便需要建立一套碳排放報告和第三方核查體系。此外,還得建立一套監督管理體系,對交易參與方、第三方核查機構、交易平臺等進行監督管理。而企業報告制度等,同樣不可缺少。
上述問題,實施意見中的“主要任務”也均有提及。
國際上有可資參照的相關經驗。在碳核查方面,較為通用的是國際標準化組織于2006年發布的ISO 14064,以及由世界資源研究所(WRI)、世界可持續發展研究會聯合發布的溫室氣體核算體系(GHG Protocol)。產品層面的碳盤查,則主要采用由英國標準協會(BSI)等發布的PAS 2050。
據前瞻網了解,在第三方認證機構方面,SGS集團、挪威船級社、T·V南德、T·V萊茵、法國必維等國際認證業巨頭,均在近年啟動了碳核查認證業務。
對于上海方面的工作,林健透露,目前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正在進行完善碳交易市場的整個設計,以期望將來為國家提供一個模板。
“中國計劃”吸引全球目光
據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相關人士稱,由于碳交易具有極強的金融屬性,近期不斷有投行方面的人士向其咨詢目前的最新進展以及參與方式。
實施意見對于碳交易試點的期望,也上升到了“創新型碳金融市場”的高度。
事實上,上海乃至中國的碳交易正在吸引著全球的目光。國外分析人士表示,如果這些試點計劃最終能催生一個有效的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那么它們可能會讓國際社會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的努力出現大的改觀,重新為清潔能源市場注入活力這個市場去年吸引了逾2600億美元的投資。
英國經濟學家、曾撰寫2006年氣候變化經濟學評論的斯特恩(Sir Nicholas Stern)表示,這些計劃可能催生“一個龐大的國際市場”,在幾十年內推動世界各地的環保技術投資。
眼下,中國的碳排放量占全球的近四分之一,而且在未來20年里,預計全球每年能源相關碳排放增長量的約一半都將來自中國。
國外分析人士稱,如果中國的試點計劃最終催生一個全國性的交易體系,那么它可以與其他交易體系相連接,推動世界其他地區碳排放交易體系的發展,最終形成全球統一的碳排放價格。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