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竺綜保區擬建首個“空港文化保稅區”
近年來,北京天竺綜保區不斷發展多個產業,規模從小到大,實現營業收入從少到多,取得了卓越的成績。“未來,天竺綜保區要利用現有的政策、功能,結合產業自身發展的特點,推進首都國際航空中心核心區的建設。”5月23日,北京市順義區委副書記、天竺綜保區常務副主任閆立剛介紹說。
前瞻產業研究院監測顯示,自2009年綜保區封關運營以來,入區企業從最初的44家增至130多家,區內運營企業超過400家,屬地稅收從不足3000萬元增至7億元,進出口總額占到北京各口岸的85%以上。
這樣的趨勢,與天竺綜保區“境內關外”的理念有著密切的聯系。
“2011年,天竺綜保區內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80億元,進出口總額達693.5億美元。”天竺綜保區常務副主任閆立剛說。
稅收上的優惠政策,加速了天竺綜保區高端產業的集聚。
2010年,工銀租賃率先在天竺綜保區開展飛機租賃業務,緊接著,巴西航空、漢能公務航空等先后開展航空零部件維修業務。
其他領域,默克雪蘭諾、強生、拜耳等多家知名企業也先后進駐天竺綜保區。2012年,強生業務量的40%-50%,大約10億-16億美元的業務將轉移到北京。
經濟貢獻不斷增長的同時,天竺綜保區的產業結構也在發生著變化。
“運營3年以來,天竺綜保區服務業所占比例從10%上升到90%,實現了從簡單加工業向高端服務業的轉變。”閆立剛說,“保稅功能在促進貨物貿易發展的同時,也將帶動服務貿易的發展。”
目前,金融、會展、拍賣等多個服務貿易行業相繼在天竺綜保區逐步發展起來,北京航空器材展已經永久落戶天竺綜保區,舊工程機械設備拍賣也正在洽談之中。
到2015年,天竺綜保區將建成首個“空港文化保稅區”,推動藝術品產業、影視動漫產業、設計時尚產業、出版發行四大板塊的發展,建成國際化的服務平臺。
閆立剛介紹說,未來天竺將大力提升口岸國際化水平,突出航空、醫藥、文化三大產業,尤其是促進會展業的發展,進而向自由貿易園區升級。
與此同時,以口岸操作區為依托,積極爭取建設汽車整車進口口岸、鉆石珠寶進口口岸、文化貿易口岸,打造保稅展示交易平臺。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