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張江年投入200億產業類固定資產
張江高新區核心園2011年完成經營總收入3700億元
16日,一批重大產業項目在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集中開工,項目的引入將更加擴大和完善科技園的發展規模,為張江創建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增添了新的活力。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了解,這是上海市政府正式批復同意擴大張江高新區核心園,將康橋工業區、上海國際醫學園區并入核心園后,三個園區第一次聯袂舉行產業項目開工儀式。張江變大了,張江自主創新的舞臺和能級也在聯動中變得更具魅力。
擴容開辟新空間
新一輪擴園,為張江開辟了新的發展空間。前瞻產業研究院了解到,擴容后張江高新區核心園總面積為75.9平方公里。去年,核心園完成經營總收入3700億元,同比增長21%,經濟總量占上海GDP總量的4.2%,為拉動上海經濟增長貢獻0.7個百分點。隨著昨天一批重大項目開工,張江三個園區的建設體量達到了 “兩個400萬”,即在建項目建筑面積400多萬平方米,擬建項目建筑面積達400萬平方米。預計“十二五”期間,核心園每年將保持200億元的產業類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總計達1000億元。
浦東新區副區長、張江高科技園區管委會主任彭崧表示,未來幾年張江重點建設項目將體現 “兩大三高”的特點。“兩大”是總量規模大和投資規模大。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了解,昨天集中開工的79個項目中,單體投資額超億元有56個,占項目總數70%,其中投資超5億元有15個,約占項目總數20%。“三高”是主導產業集聚度高、產業能級高和企業知名度高。本次集中開工企業大多為各行業的龍頭,如盛大、惠普、復星醫藥、中國科學院、中國電信、蒂森克虜伯、延鋒百利得、西門子醫療器械、上海國際醫學中心、科文斯醫藥研發等,而總部研發類項目又占到項目總數的32.5%,這些既符合張江產業發展的主攻方向,也將是未來張江的希望所在。
自主創新新突破
園區擴容的同時,張江自主創新的紀錄則不斷被刷新,一個個“第一”的故事在誕生。
去年,展訊通信有限公司在北京發布了全球首款商用40納米手機芯片,標志著我國在半導體自主研發領域再次取得重大突破。
同年10月,盛美半導體設備(上海)有限公司第一臺12英寸單片兆聲波清洗設備銷售給韓國存儲器制造巨頭海力士,實現了海外市場的“零的突破”。生物醫藥產業方面,去年天士力藥業有限公司投入4.5億元,耗時10年研發的急性心肌梗塞治療新藥——注射用重組人尿激酶原獲得了新藥證書和生產批文,這是我國 “十一五”期間重大新藥創制專項中第一個生物制品Ⅰ類新藥。據悉,目前核心園已參與《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16個重大專項中的5項,參與國家重大課題216項,園區知識產權專利授權歷年累計達7277件,其中去年專利授權數就超過2000件。
隨著新一批產業項目落戶核心園,張江自主創新的亮點將更多。如在汽車轉向器方面擁有全球最先進冷鍛技術的蒂森克虜伯公司選擇來張江發展,對于推動浦東高端汽車配套產業發展具有重要的帶動意義;炬創芯(上海)微電子項目總部基地建成后,年銷售額預計可達10億元,將有力促進核心技術人才的培養和產業上下游共同發展;投資8億元的上海國際醫學中心將以“1+X”模式,即一家綜合性醫院和多家專科醫院,為長三角地區提供高端的醫療服務。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