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開建越江隧道貫通黃浦江頭尾
對于黃浦江底虹梅南路隧道以及長江路隧道來說,“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的煩惱以后再也不成問題了。一個“出”,一個“進”,上海黃浦江頭、尾兩地的“越江龍”目前正在順利有序掘進。前瞻產業研究院獲悉,黃浦江底最長的隧道虹梅南路隧道以及黃浦江底最大直徑隧道長江路隧道,同時迎來工程建設的重大關鍵節點:虹梅南路隧道西線盾構今天從奉賢工作井出洞,向黃浦江底掘進;5月底,長江路隧道南線有望完成盾構推進施工,實現隧道南線貫通。上述兩條越江隧道預計都在2014年竣工。此外,本市籌劃建設兩條越江工程周家嘴路隧道、郊環隧道。
虹梅南路隧道:緩解莘莊立交交通壓力
由上海城投投資建設、上海城建隧道股份承建的黃浦江底最長新建工程虹梅南路—金海路通道越江段,超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于今天從奉賢工作井順利始發,標志著虹梅南路隧道西線掘進正式啟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了解到,虹梅南路—金海路通道越江段新建工程位于閔行和奉賢兩區,北起虹梅南路、永德路交叉口,沿現狀虹梅南路向南延伸,先后穿越劍川路、東川路、滬閔支線、江川東路、黃浦江,終點至西閘公路以南約500米,全長約5260米。
虹梅南路隧道將主要服務于紫竹科學園區和南橋新城來往中心城區的交通,與S4公路平行,建成后將極大增強上海南部區域與中心城區的聯系,同時緩解 S4、奉浦大橋、莘莊立交及滬閔高架的交通壓力。
長江路隧道:將自然光引入隧道出入口
同樣是作為原上海市規劃當中的26條越江通道之一,穿越黃浦江底最大直徑隧道長江路隧道,即將實現南線貫通。盾構推進過程中姿態控制良好,在安全穿越了逸仙路高架、明珠線一期北延伸高架后,靠上了浦西工作井洞門。超大盾構長距離掘進施工過程中,地面沉降有效控制在15毫米以內。
長江路隧道工程規劃線位位于外環隧道上游約2.5公里處,工程主線起于浦西長江路郝家港橋以東,全長4912米。工程建成后,將改善上海市北部地區越江交通主要依賴外環隧道的局面,對完善區域越江通道的布局、形成功能互補的越江通道系統,均衡越江通道交通車流有著重要作用。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了解,為實現節能、環保、生態照明等功能性需求,長江路隧道以地下工程低碳、節能與環保設計為理念,在國內首次應用綠色節能環保的光導照明系統,其導光部件利用了光學全反射原理,將太陽光引入到隧道出入口區段,引領了隧道洞口照明創新及新技術的應用。
在節能方面,在浦西匝道出入口97米范圍內采用光導照明系統,每天至少提供十小時的自然光照明,可減少燈具約40套,節約加強照明能耗達40%以上,充分考慮到環保節能。在環保方面,光導照明系統屬于純正的綠色照明光源,光源取自自然光線,既降低了隧道內外亮度差別,又使得光線柔和、均勻,全頻譜、無閃爍、無眩光、無污染,極大提升了駕乘人員在出入隧道時的視覺舒適度,大大體現了人性化設計,更減少了發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