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欲“做大”南昌 年內南昌總投資將達2500億
江西的“野心”不小。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了解,江西正視圖通過“大南昌”的帶動作用,率先在“中三角”區域雄起。
該戰略的第一步仍然是城市擴容。據悉,位于南昌西南方向的,面積為108平方公里的新建縣生米鎮即將劃入南昌城區版圖;未來,南昌市還希望把九江市和宜春市的部分地區納入其版圖;而在此前,南昌高新區已“吞掉”南昌縣麻丘鎮和昌東鎮,使得自身面積由33平方公里迅速增加200萬平方公里。
2月1日,在江西兩會期間江西省省長鹿心社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著重表述了“強力打造區域經濟增長極”的具體計劃。
同時,江西還表達了“進一步強化與長珠閩地區的產業對接合作,加強與海西經濟區、武漢都市圈、長株潭城市群及皖江城市帶等區域的聯系互動”的意愿,做“大”南昌的目的明顯。
大南昌框架初現
在中游城市群中,南昌的地位越來越小,因此未來“做大”南昌的愿望日益強烈。
與周邊省份的省會城市相比,南昌多年以來并沒有發揮應有的“經濟帶動、城市輻射”等作用。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去年各城市GDP排名顯示了南昌的“塌陷”——長沙GDP近5700億元,武漢則超過6700億元,南昌僅為2600億元。
“南昌與長沙、合肥、武漢等中部城市已不是一個重量級別。”南昌市發改委總經濟師柳華表示,在中游城市群中,南昌的地位越來越小,因此未來“做大”南昌的愿望日益強烈。
柳華說,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大型產業項目落地環境不足等原因是制約南昌發展的主要因素。另外,與周邊武漢、長沙等省會城市相比,南昌的輻射能力及帶動作用明顯偏弱。
南昌市委書記王文濤表示,南昌之所以與中部幾個發展較快的省會城市拉開差距,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投入不足,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南昌2011年的固定資產投資額只有武漢的47%、長沙的55%、合肥的60%、鄭州的67%,后四個城市的固定資產投資額都突破了3000億元。
王文濤明確表示,南昌要強力推進大投入、大建設、大發展。按照設想,2012年南昌GDP希望能保持13%~15%的增速,投入須達到28%的增速才能相匹配,固定資產投資至少要達到2500億元。
把南昌“做大”已列入江西省及南昌市2012年工作計劃。據了解,南昌“大投入”的項目、資金已有安排,比如引進一批超10億元、50億元的大項目,另通過土地儲備、銀行貸款、模式創新等渠道做到項目土地收益集中、政府財力集中。
重組區劃攤大南昌
按照2012年的計劃,南昌將加大撤縣建區的力度。
要做大規模、打造“大南昌”,涉及的首要問題是區劃調整。
與大動作分拆巢湖的“大合肥”方案稍有不同,“大南昌”選擇“靜悄悄地急行軍”式的小步快走擴容方案,逐步把南昌市轄縣區的部分區域劃入城區。
按照2012年的計劃,南昌將加大撤縣建區的力度,南昌市轄的南昌縣、新建縣等部分地塊將“進城”。比如,總面積達108平方公里的新建縣生米鎮將劃入南昌紅谷灘新區。
江西省“四套班子”將遷入此區域的九龍湖片區辦公,這顯示出江西省委、省政府打造“大南昌”的支持力度。
事實上,南昌確實希望能得到更多支持,包括在區域調整、產業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給予“全方位”的支持。
比如,在區域調整方面,南昌還希望能將屬于九江市的永修縣部分地塊、屬于宜春市的豐城市部分地塊等劃入南昌版圖。柳華告知,南昌將在權限范圍內先行進行撤縣建區的調整,再與撫州、九江等地相向、同城化發展。
江西省發改委副主任吳曉軍認為,南昌須拉大城市框架,而城市擴容能為南昌發展帶來更多空間。早在2003年,南昌就已經將南昌縣的麻丘鎮、昌東鎮劃入南昌高新區,為高新區帶來230平方公里的發展空間,帶動了一大批的產業項目在此落地。
為了得到更多土地及更大“空間”,南昌亦表露出“放權”的意愿,比如土地審批權。據悉,為緩解項目用地壓力,南昌拉大城市框架、收儲大宗土地的同時,正在研究農村宅基地流轉等土地“創新”制度。
中科院研究生院教授謝正觀表示,江西在政策上應給南昌“松綁”,比如在屬地管理上明確權責,省里抓宏觀的,給予南昌先行先試的權利,將部分土地審批權下放給市里。
據了解,在“放權”問題上,江西高層已有表態。鹿心社表示,要充分發揮省會城市要素集聚、經濟帶動、城市輻射、改革示范作用,鼓勵南昌創新體制機制,拓展發展空間,壯大經濟規模,“著力打造帶動全省發展的核心增長極”。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