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大力發展碳纖維產業 打造“中國碳谷”
碳纖維原絲制備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加快了吉林市碳纖維產業發展速度。
今年一大批碳纖維產業項目將上馬,吉林市正在成為我國最大的碳纖維產業基地,并推動其在軍工、航天及汽車等領域的廣泛應用。但同時這一產業也面臨著國外企業惡意低價傾銷的壓力,自身發展仍存在一定盲目性,吉林市積極打造“中國碳谷”引領產業發展還需更有針對性的措施。
吉林市突破原絲制備技術填補碳纖維國內空白
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是一種重要的高技術結構材料,比重不到鋼的1/4,抗拉強度卻是鋼的7倍至9倍。它具有低比重、高強度、高彈性等眾多優良性能,適用于飛機、火車、汽車、等行業的民用領域,更是軍工領域航空、航天等不可缺少的材料之一。
吉林市科學技術局局長繳潤利介紹說,由于碳纖維最初主要用于軍工,建國以來,國外對其關鍵技術——原絲生產一直高度封鎖。幾十年來我們一直在研究,但始終沒有取得實質性突破。吉林市是新中國碳纖維科研與生產的搖籃,中鋼吉炭在上世紀50年代就建成了國內第一條碳化生產線,是國內第一個軍工碳纖維定點生產企業。
“2008年,吉林市碳纖維原絲可以實現規模、穩定生產,標志著碳纖維原絲制備技術正式在吉林市取得實質性突破。”繳潤利說,中油吉化是我國最早涉足碳纖維原絲及碳纖維研發生產的企業,在國內第一個突破T300碳纖維原絲關鍵技術并實現產業化生產;吉研高科還建有國內第一套單線生產能力最大的碳化生產線。
關鍵技術的突破釋放了碳纖維產業發展活力,吉林市正在逐步形成一個完整的碳纖維產業集群。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2010年以來,中油吉化、中鋼江城碳纖維、吉林碳谷、吉研高科等企業累計投資近30億元,目前一大批重點項目正在加速推進:中油吉化千噸級碳纖維項目通過了中石油審批;中鋼2000噸碳纖維項目一期500噸建成投產;吉林化纖5000噸原絲項目正式投入運行……
吉林化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王進軍介紹說,目前投資5.5億元建成的4條生產線,引進了意大利MAE公司生產的、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設備,具有工藝流程短、質量穩定、產量高等特點。“規模上國內最大,工藝也屬國內首創,目前已擁有兩項發明專利。產品經碳化后強度和質量均超過日本東麗公司T300標準,接近T300J水平。”他說。
吉林市委書記張曉霈說,作為惟一的一個國家級碳纖維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吉林市已經形成了從原絲到碳化、再到民用終端產品的完整產業鏈條,并把碳纖維產業列為今后重點發展的四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吉林化纖集團年產5000噸碳纖維原絲項目的建成投產,為吉林市碳纖維產業規模化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原料保證。將帶動更多下游配套企業和關聯企業,引發新一輪投資熱潮。”他說。
碳纖維產業發展仍存“三個難題”
一些專家和業內人士也指出,作為一個具有戰略地位的新興產業,碳纖維產業在我國發展遭遇內憂外困,產業快速發展面臨著重重障礙。當前主要集中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當前碳纖維市場存在國外碳纖維生產企業惡意低價競銷的行為。據了解,目前國際上碳纖維產業最發達的是日本的幾家公司。近年來,這幾家公司在向中國出口碳纖維原絲及碳纖維產品時,有惡意低價競銷的傾向。一些業內人士認為,這些國外企業搞低價競銷的意圖很明顯,就是通過打價格戰遏止國內碳纖維產業自然發展。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