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工業產業集聚區將建大型綜合物流園區
為大力推進工業發展,洛陽市規劃建設洛陽工業產業集聚區。
洛陽工業產業集聚區位于洛陽市西北部,東起華山路,南臨澗西重工業基地,西至環城高速公路,北依洛陽機場,總規劃面積為18.06平方公里。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目前集聚區建成面積為7.2平方公里,共有企業328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53家,去年實現企業總收入82.2億元、稅收1.05億元;今年前8個月,實現規模以上企業營業收入56.66億元、稅收0.98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77億元。
以動力裝備制造和現代物流業為主導產業,重點發展現代農機裝備、工程機械制造產業集群,努力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動力裝備制造基地,中原經濟區西部出口加工和物流基地。
集聚區的前身是經濟技術開發區紅山園區。2005年是經濟技術開發區紅山園區實現蛻變的關鍵年。當時國家開始對全國開發區進行清理整頓,由于園區以澗西幾個大廠作基礎支撐,加上交通便利,因此不但得以保留,而且順利升格為獨立的省級產業集聚區,并更名為洛陽市工業產業園區。自此,工業產業集聚區進入快速發展時期。2005年當年,集聚區內各項經濟指標翻一番,之后幾年都保持了這種快速增長的態勢。
集聚區雖然起步較晚,但主導產業明晰,發展方向明確,重點圍繞以動力裝備制造為核心的主導產業發展。 2006年,集聚區引進國機集團洛陽中收機械裝備有限公司,建設大型收獲機械生產基地;2007年,引進總投資17億元的一拖工業園項目,隨著該工業園大功率輪式拖拉機、車橋以及大功率柴油機項目的建成投產,集聚區已成為全國重要的新型農機制造基地。目前,集聚區內以一拖、中收為骨干的裝備企業達230多家。
隨著集聚區基礎設施的日益完善,目前,集聚區面臨“二次創業”的挑戰。集聚區受自然條件及行政區劃制約、土地發展空間限制,發展遭遇瓶頸。另外,由于發展起步較晚,基礎設施建設任務較重,資金投入非常大,集聚區缺乏有效的融資渠道,難以實現滾動開發。
為進一步促進產業集聚、加快主導產業發展,集聚區制定出臺了工業項目差別化優惠政策,進一步明確入園項目產業條件,制定低效企業退出機制,對園區內個別市場競爭力較差、技術水平低的企業通過合作經營、土地置換等方式予以整合或清退。
今年,集聚區成功引進總投資30億元的國機重工(洛陽)產業園項目,該項目也被列為今年洛陽市“十大大工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示范項目”。
在大力發展先進裝備制造產業的同時,集聚區正在啟動洛陽國際(口岸)物流園區一期鐵路集裝箱辦理站項目,建設以鐵路集裝箱多式聯運為主的大型綜合物流園區,計劃明年開通至青島的貨運五定班列。項目建成后,集聚區將成為全省第一個公鐵海聯運物流口岸項目,為洛陽外向型經濟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
集聚區下一步將積極培育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目前,集聚區已啟動鴻安科技與中科院合作建設生物技術中試及產業化基地、冠奇公司與日本三井合作建設新能源材料研發和生產項目等。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