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建設國內首個工程機械再制造基地
湖北武漢近年來經濟發展加快,再制造業發展逐漸提速。
近日,全國首個以工程機械為特色的再制造產業基地在湖北省武漢市東西湖區街掛牌成立。據悉,這是全國首個以工程機械為特色的再制造產業基地。目前,基地有千里馬、泰天、湘楚天下、華誠等4家再制造企業開工運行,臨工、柳工、三一重工、徐工及龍工等多家大型工業機械裝備再制造企業已簽署入園協議。基地還將引入工程機械再制造、配套配件生產、倉儲物流等企業入駐,形成工程機械再制造產業集群,武漢工程機械再制造產業揚帆起航。
打造再制造產業聚集基地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武漢工程機械再制造產業基地位于東西湖區新溝鎮循環經濟工業園內,107國道兩側。基地規劃總面積6000畝。未來將加快企業入駐,壯大基地規模,提升產品層次、擴大產品種類,健全配套產業,完善服務平臺,掌握關鍵技術,制定工藝標準,拓展發展空間,推進基礎建設。到2015年,武漢工程機械再制造產業基地總產值達50億元,完成稅收2億元;工程機械再制造整機產品在全國同類產品市場占有率達到10%以上。通過再制造產品生產,實現年節約鋼材約9萬噸、節水約27萬噸、節能4.5萬噸標煤、減排16.5萬噸二氧化碳。
據介紹,再制造產業是一種對廢舊產品實施高技術修復和改造的產業,是循環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再制造產品的性能和質量能達到甚至超過原品,而成本卻只有新品的1/3甚至1/4,可節能60%,節材70%,節約成本50%,幾乎不產生固體廢物,大氣污染物排放量降低80%以上。目前,我國有大量工程機械裝備在達到報廢要求后將被淘汰,新增的退役裝備也在大量增加,14種主要型號的工程機械在我國保有量已達300萬臺左右,如再制造產品的市場占有率達5%,就可以實現400億元以上的產值。發展再制造產業是工業強市的重要手段,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有效途徑,是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必然要求。
按照“十二五”規劃綱要要求,2011年市政府批準了武漢市循環經濟十大領域重點工程實施方案,再制造產業發展被列入武漢市循環經濟發展重要內容。目前,武漢城市礦產交易中心、格林美公司電子廢棄物處理、中周爐料廢舊鋼鐵加工、武鋼-武石化-青山電廠物質能源互供、粉煤灰及工業石膏利用、工程機械再制造、80萬噸乙烯循環經濟配套項目、兩型社區創建等項目已取得階段性成效。
精心謀劃布局四大領域
為貫徹落實《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推進再制造產業發展的意見》精神,按照國家“十二五”規劃關于“企業集群、產業集聚、物質循環、園區管理”的要求,武漢市積極謀劃再制造產業化發展。將圍繞“工程機械、重型工業裝備、汽車零部件、激光再制造裝備”四大領域打造四大再制造產業基地,分別是東西湖區新溝鎮工程機械再制造產業基地、青山區重型工業設備再制造產業基地、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產業基地、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激光再制造產業基地。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