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規劃打造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
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空間格局示意圖
溫州市開始將發展的觸角伸向海洋,在近日出臺了《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規劃溫州市實施方案》,開啟了海洋經濟發展的又一個引擎。
按照規劃,到2015年,溫州市海洋經濟生產總值預計達到850億元,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為17.7%,將在全省率先基本建成海洋經濟綜合實力較強、開發開放度較高、生態環境良好、體制機制靈活的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
溫州是海洋資源大市。據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溫州市全市海岸線長1031公里,擁有海域灘涂資源約95.42萬畝,具有良好的海洋經濟發展基礎。2010年,全市海洋經濟總產出為1104億元,海洋生產總值為403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的13.8%。圍繞建設“海洋經濟強市”戰略目標,溫州市將花十年左右的時間,全力打造長三角南翼和海西區北翼中心城市、浙江省海洋經濟開發開放先行區、民營經濟參與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以及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提升示范區,提升在全省海洋經濟發展中的先行示范作用。
在實施方案中,一個簡縮詞“一核四片十區多島”吸引人們的目光。透過這一詞匯,人們看到的是未來溫州海洋經濟發展的空間格局。“一核”:即海洋經濟發展核心區,是以溫州大都市區主中心為依托,推進海洋科技(產業)新區和甌江口產業集聚區建設,著力打造科教研發、生產服務、高端產業等集中集聚的海洋經濟發展核心區。“四片”:即樂清、瑞安、平陽、蒼南海洋經濟發展片區。“十區”:即十個重點海洋產業區塊,加快建設樂清灣港區、樂清經濟開發區、甌江口新區、溫州空港新區、溫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洞頭大門海洋經濟示范區、瑞安濱海新區、瑞安江南新區、平陽鰲江新區、蒼南龍港新區等十大重點海洋產業區塊,使其成為溫州海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城市新區培育的主平臺。“多島”:即重點推進洞頭島、靈昆島、狀元岙島、大小門島等重要海島的開發利用與保護,建設一批海島開發開放的先導地區。
面向深藍色的大海,溫州將用新產業充實新藍圖。未來十年,溫州市將努力打造現代海洋產業體系,著力發展壯大海洋先進裝備制造、海洋醫藥與生物制品、港航物流服務等新興產業,扶優扶強臨港工業、濱海旅游、海洋漁業等優勢產業,突出培育海洋科技、信息、金融、環保等涉海服務業。預計到2015年,溫州市海洋經濟總量大幅提高,海洋經濟生產總值達到850億元,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為17.7%,新興產業占海洋經濟比重達30%。到2020年,全市海洋生產總值力爭突破1500億元,年均增長12%,科技貢獻率達80%左右,海洋新興產業增加值占海洋生產總值比重達35%左右,全面建成“海洋經濟強市”。
圍繞打造“億噸大港”和“國際商務港”的目標要求,溫州市還將全力推進溫州港和溫州空港的開發建設,積極發展現代物流、港航服務、金融信息、商貿商務等產業,建設成為國家重要樞紐港。此外,依托甌江口新區、溫州深水港、溫州空港的開發開放,溫州市將積極規劃并爭取設立溫州保稅物流中心、空港保稅物流園區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建設洞頭海島開發開放綜合改革試驗區、溫商總部服務基地及溫州對臺經貿合作基地,全面打造海洋經濟對外開放新平臺。
溫州市有綿長的海岸線,海洋資源豐富,此外因為該市聚集了眾多的中小企業和民間資本,構成了發展海洋產業的優良環境,規劃開發海洋資源,是發展溫州經濟的良策。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