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用工缺口10萬 該走的還沒走該來的不敢來
缺工10萬背后
“女孩子都擔心被別人說自己是從事那個行業的,都不敢來了。”東莞臺商協會顧問袁明仁告訴本報記者,掃黃事件對招工有一定的影響。
廣東智通人才市場高級經理蔡小梅則認為,近年來招工難一直存在,目前看不出來是否因為掃黃的影響。現在東莞普工的工資大概在2800元~3000元/月,比去年略有上漲。
根據廣東人社廳的數據,目前東莞缺工主要集中在電子、餐飲住宿、鞋業、五金模具、服裝制衣等行業。
東莞一些鞋廠的負責人向本報記者稱,元宵節前,返廠的工人僅有三成左右。一名東莞鞋業資深人士前段時間開著車跑到東莞幾十家鞋廠門口兜了一圈,發現大多數鞋廠前門可羅雀,幾乎看不到門口有人來應聘或詢問。
與傳統行業招工“乏力”相比,科技類企業并不太需要為招工犯愁。東莞官方提供給本報的一份數據顯示,東莞松山湖高新區今年的企業開工率達到98.8%,企業節前返鄉人員的返崗率為89.9%。
東莞一家大型的勞務派遣公司的招工負責經理對記者說,公司現在每天只能給制造企業提供大約50名員工,而在此前,他們一天可以提供100名以上。這位經理把這種原因歸結于內地企業的崛起。“比如江蘇。”他說,“那邊的工廠可以給工人一小時16塊錢的工資,但東莞每小時只有13塊不到,現在工人在不斷地往內地遷移。”
在東莞一家皮具公司打工整整3年之后,來自海南的張明決定回到家鄉。“工資3年沒變,一個小時12塊5毛,還是回家的好。”他說,“這里的工資和東莞差不多,而且離家又近。”
制造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的不同境遇亦勾勒出東莞經濟轉型的軌跡。去年東莞第三產業已經占到了國民經濟的53%,該市主要領導在今年初的地方兩會上稱,先進制造業的比重、民營經濟的稅收等效應性的指標也都在好轉,“這一系列的指標讓東莞堅持轉型升級更有底氣。”
上述東莞政府官員稱,招工與企業的運營狀況和園區的服務水平相掛鉤,不會因為某些因素受到影響。
對于東莞的“名聲在外”,令當地一名政府官員有些郁悶:“前段時間有個地方掃黃,媒體報道寫‘東莞式掃黃',為什么要扯上東莞?”他向本報記者抱怨,“我們做了很多事情,但真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