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頓溫州 路在何方
2013-11-07 10:13:17 責任編輯:QZ133 來源:經濟觀察網
問診金改
在大多數受訪的企業和專家看來,金改在引導民間資本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主要目標上,迄今沒有產生實質性的作用。
9月26日,溫州市金融辦公布了金改一年半的“成績單”。從這份“成績單”上看,溫州金改在過去一年中,主要做了四個創新:啟動民間融資地方立法工作;創建民間借貸服務中心,發布了“溫州指數”;創新直接融資方式,實現小資本與大項目對接;開展民間資本管理公司試點。
但是,與這份“成績單”形成對比的是,基層的工作人員和企業都覺得,對溫州目前的狀況,金改并沒有起什么作用。在一家民間借貸登記中心,工作人員表示,中心的資金成本在下降,是因為資金的供給比較多,但是符合借款條件的很少。“金融再發達,無法接地氣,還是改變不了溫州實體經濟出問題的根源。”
實際上,對于過去一年半的金改,溫州市金融辦主任張震宇在一次內部講話中坦承,“有5個小菜,沒有大菜。”
對于溫州金改目前的方向和進展,許多專家并不認同。全國并購公會會長王巍認為,溫州金融改革是要把民間的東西“招安”變成體制內的東西,這樣的改革不是改革。
在曾任溫州政策研究室主任、體制改革委員會主任多年的馬津龍看來,說到底,溫州現在最需要改革的是打破行政、體制的壟斷,為中小民營企業營造寬松的發展環境。目前的溫州領導層缺乏改革精神,害怕在改革中犯錯誤,是金改不力最重要的原因。
馬津龍認為,在歷任的溫州市委書記中,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袁方烈、董朝才敢于挑戰既有的、不合理的東西,激活民間的創造力,從而使整個社會都形成欣欣向榮的氛圍,那才是真正的改革。
溫州煙具行業協會副會長黃發靜也指出,很多人認為溫州能發展起來,是因為政府無為而治,實際上這種看法是錯的。溫州歷史上有魄力的官員為企業營造了很好的軟環境,他們能夠傾聽企業的聲音,因而能夠出臺很多對路的政策。
周德文認為,另一個客觀現實是,溫州近年來領導人頻繁更替,許多改革和政策沒有持續性。
資料顯示,從2008年起,溫州市委書記就更替了三位。今年6月,省委常委陳德榮不再兼任溫州市委書記,新書記陳一新上任。溫州當地人認為,在陳德榮的治下,溫州城市面貌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但陳一新在上任當天的講話中將實體經濟放在了第一個話題更讓人受鼓舞。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