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空港經濟區:唯一一個臨空產業園區
昆明空港經濟區
昆明以東,出現了一張新面孔—臨空產業集聚大區。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約有28個省(市、區)的51個城市提出空港經濟區的相關規劃,北京、上海、廣州、鄭州等地相繼形成了臨空經濟聚集區,臨空經濟已逐步成為拉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何謂臨空產業?就是以機場運輸業為核心的全部相關產業的集合,包括航空運輸業及與航空運輸相關的物流業、加工業、高新技術產業、商業及其他服務業。
放眼全市乃至全省,這項產業目前只有昆明空港經濟區獨有。在空港經濟區規劃控制范圍396.6平方公里,規劃區范圍154.2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要建成什么?答案已清晰:昆明、云南聯通世界的重要門戶,全省唯一一個以發展臨空產業為特色的園區。
自昆明長水國際機場轉場運營后,空港經濟區工作已逐步轉移到發展臨空經濟、培育臨空產業上來。空港經濟區堅持以規劃為引領,緊緊圍繞“兩區一帶”的規劃布局,狠抓基礎設施建設,實施連片開發,逐步完善配套功能,已先后建成供水、供氣、垃圾焚燒、污水處理、變電站、機場外部排水工程等一批重要配套設施,建成新機場專用機場高速路、哨關公路、李長公路等配套路網,實現通車里程達68公里,老320國道升級改造項目、空港大道、空港3號路等主干及支次道路建設加快推進,為臨空產業項目落地奠定了堅實基礎。
“空港,是一個空中、鐵路、公路相互連接的立體交通樞紐。”空港經濟區管委會一位負責人說,這是中國面向西南開放的國際機場門戶,以發展臨空物流、商務會展、現代制造及臨空加工等功能為核心,形成國際性航空交通樞紐與服務中心,建成臨空型產業聚集示范區和航空經濟綜合實驗區。
良好的規劃是發展臨空產業的一個重要的前提,而其中一項重要的內容,就是選對合適的“產品”。臨空經濟不是一個“筐”,不是什么都可以往里裝的。空港經濟區突出產業特點,充分利用長水國際機場在運輸、人流、物流等方面的資源優勢,依據臨空產業特點和現代產業發展趨勢與要求,遵循產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區位和資源優勢得到有效利用的原則,在充分考慮機場凈空、噪聲影響前提下,綜合規劃布局產業聚集區域,科學合理設置空港各區域產業形態,規劃好工業空間布局。在臨空產業基地,重點布局以精密制造、IT、醫藥、航空制造業等臨空工業;清水片區規劃布局科技創新型產業;西沖片區規劃布局傳統工業,重點布局印刷包裝、通訊、電器制造、生物醫藥等產業;金馬片區以昆明中鐵大型鐵路養護產業基地為基礎,支持昆明中鐵大型鐵路養護產業基地進一步拓展市場,在該片區形成以大型鐵路養護裝備制造為主導,上下游產業為一體的裝備制造產業集群。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