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8千億民間資本閑置 文化產業成突破口
溫州商人的野心
黃晨對于外界給予他這樣的“殊榮”,偶爾會有些不好意思,因為現在看電影的次數依舊不多,但可以肯定的是打撲克的時間減少了,“我想文化產業,關鍵還是整合的能力。也許,這是我最擅長的。”黃晨說。
這樣的自信一是來自黃晨本身的學習。2011年,黃晨在網絡上看到北京電影學院影視產業與金融投資人班的招生,便打電話咨詢,成為這個班的第一位學生。
在這樣一個相對細分領域的班級里,黃晨對影視產業的了解除了老師之外還有同學。
“同學基本是來自全國各地的文化領域的負責人,這個圈子也是我們現在欲打造的資本與項目公司對接的一部分。”黃晨表示。
除此之外,溫州市政府也組織相關部門的負責人以及溫州企業“百人團”連續三年先后在上海交通大學、清華大學、深圳大學學習。
溫州市政府買單為民營文化企業負責人舉辦文化產業培訓班之外,并多次召開文化企業座談會,了解溫州市的文化產業發展現狀、困難及建議,及時調整充實全市文化產業政策。
這背后則是大趨勢所推動。
2012年4月份,《溫州市文化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出臺,“十二五”期間擬建 20個文化創意產業園,擬投入超160億元發展27個文化產業項目。
2013年溫州市委明確要求全市11個縣(市、區)根據各自的文化傳承特色和比較優勢,至少各創辦一個文化產業園區,并專門出臺了針對文化產業園區和項目建設的考核辦法,列入各縣(市、區)年終考核。
近期,相關部門正在研究制定促進溫州文化發展的“1+x”系列文件,擬在促進文化產業發展、民營經濟進入文化產業領域等方面進一步予以重視和傾斜。
“坦誠地說,溫州究竟怎么做,才能做出特色,我們到臺灣等地考察學習,也是吸收他們好的經驗與做法。”溫州市委的一位負責人表示。
“溫州有無數名人,比如出生在溫州并熱愛溫州的南懷瑾,但其大學堂為何最終落到太湖?溫州有"文史寶庫"雁蕩山,但為何沒有一個五星級賓館?為何成不了張家界(000430,股吧)?溫州有朱自清的《綠》里的"梅雨潭",為何沒人知道溫州有三垟濕地,為何成不了杭州的西溪濕地?溫州是甌窯的發源地,但甌瓷為何被人們遺忘?在過去三十年,溫州人走得太快,把許多老祖宗留給的瑰寶給遺忘了。”一位溫州商人不無遺憾地表示。
“設計就是把丟了的東西撿起來。”這是溫州澳珀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設計師朱小杰在一些領導人視察自己工作室時,特意寫下了這么一幅字。
事實上,從今年年初開始,對于溫州的傳統挖掘,無論是媒體、政府還是溫州商人,都開始關注并整理挖掘。
公開的報道中,對“溫州建城紀念日”的具體日子,專家學者已提出不同意見;三垟濕地,則被納入“世界溫州人文化博覽園”項目中,該博覽園就是創造一個世界溫州人文化博覽的載體,重塑溫州文化氛圍。按照項目概念性規劃方案,文化博覽園總用地近千畝;楠溪江古村落群展館的建設也納入到日程中。
但關于溫州的文化產業投資項目遠不止這些。
“傳統文化要變成產業,最終還是要融入生活,而這個載體就是品牌,溫州商人絕大多數人則是在做牌子。” 朱小杰認為。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