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打造東南國際航運中心 促進對臺貿易
廈門打造國際航運中心
福建廈門航空產業將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在剛剛結束的廈門兩會上,廈門市市長劉可清在當地政府工作報告之中,把廈門建設成東南國際航運中心成為廈門市2013年重點案頭工作。
廈門東南國際航運中心加速,1月初,福建省交通運輸廳發布消息稱,未來五年,福建省交通建設力爭再完成投資3000億元以上,建成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東南沿海港口航運服務體系,廈門東南國際航運中心初具規模。
前瞻網記者從官方材料了解到,廈門也給這個航運中心建設敲定了節奏,到2015年,廈門東南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初見成效,全港貨物吞吐量達到2.3億噸,集裝箱吞吐量力爭1000萬標箱。而到2020年,吞吐量達到 3億噸,集裝箱吞吐量力爭1500萬標箱。
廈門港腹地突圍
跨入新年,廈門市港口管理局即傳出消息,2012年廈門港集裝箱吞吐量實現10%增長,達到720萬標箱,增幅居全國前四名,超過年初確定的目標。
廈門港口管理局政策法規處處長陳陽都介紹,東南國際航空中心是繼滬、津、大連之后國家明確支持建設的第四個國際航運中心,它的建設主要是要凸顯廈門對臺交流的任務。
對于一線的港口而言,一年的吞吐量1.57億噸并不大,對于想打造東南國際航運中心的廈門而言,這并不大。核心在于,廈門的腹地并不大。
福建一位港口人士表示:“對于廈門而言,一個閩南經濟帶的腹地,顯然不夠支撐,況且邊上還有泉州港與其競爭。”
對于廈門而言,腹地的擴展布局也已經悄然展開。
8月之時,廈門港與晉江陸地港簽訂協議,晉江正式成為廈門港的“物流基地”和“喂給港”。此后每年,晉江將有望為廈門港帶來百萬標箱的增量,助力東南國際航運中心建設。
一個月后,廈門繼續往南突圍,其腹地再又伸向了廣東,在98洽談會上,廈門港務與廣東潮州市港口管理局簽署投資協議,雙方將成立合資公司投資20億元打造一個全新的潮州港,使之成為海峽西岸經濟區與廣東東部的重要港口。
而到了11月,廈門港與三明市簽訂9個物流合作簽約項目,腹地再又拓展到福建西面。
事實上,在這一年多來,廈門相繼又與江西的井岡山、南昌、贛州、龍巖等地建立“內陸港”,通過搭建海鐵聯運模式,豐富港口腹地貨源。除了福建本省之外,江西東部,廣東北部均成為廈門港東南國際航運中心的突圍方向。
促進對臺貿易
除了貨運之外,廈門港也有一個特殊的地理意義,對臺來往貿易。由于廈門-金門航線,其承載著兩岸90%以上的海運旅客,被譽為兩岸民眾往來的“黃金通道”。
廈門港口管理局政策法規處處長認為,在兩岸航運合作硬件方面,廈門港可以考慮和臺灣方面企業合資開發兩岸港口碼頭設施,共同經營兩岸客運、貨運航線。
而目前,據前瞻網記者了解,廈門海滄保稅港區與臺灣高雄自由貿易區已經簽訂了合作協議。廈門港還計劃在發展船舶保險、船舶買賣等金融融資方面吸引臺灣資本進入等。
而此外,交通運輸部已初步同意授權上海航交所與廈門航交所合作編制發布兩岸集裝箱運價指數,這將為下一步開展兩岸航運金融衍生品交易打下良好基礎,推動兩岸航運產業更好更快發展。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