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一次性推3220畝土地 地方財政“吃緊”?
溫州一次性推出52宗共計3220畝土地
今年來,受國內外宏觀經濟走勢影響,地方經濟下行壓力增大,而處于“穩增長”與控房價中的地方政府,不再受束于“房地產‘綁架’經濟”的言論,在土地市場上開始動作頻頻。
前瞻網記者了解到,近日,浙江溫州市政府大擺“地產宴席”,一次性推出52宗共計3220畝土地,供應力度前所未有。值得一提的是,據當地媒體報道,溫州市委副書記、市長陳金彪在投資推介會上親自向300多名投資商“吆喝”——溫州房地產市場經過這一輪的盤整已回歸理性,當前,無論對買方還是賣方而言,都是最佳介入期。
對此,多位業內人士均表示,如此大規模推地背后,極有可能是基于土地財政方面的考慮。另據溫州市財稅系統的一位人士透露,“有些單位的獎金已拖了好久未發,地方財政‘吃緊’跡象明顯。”
部分單位獎金拖延未發
“今天我們誠懇地拉開架勢、擺開臺面,邀請各地地產商匯聚溫州……溫州準備好了,廣大地產客商你們準備好了嗎?”在這場聲勢浩大的投資推介會上,溫州市一位主要領導公開向眾多投資商代表如是推介。
據前瞻網了解,此次溫州共推出52宗地塊,共計3220畝,規模是過去幾年推出凈地的總和。上述52宗地塊包括住宅用地11宗、866畝,商住用地9宗、472畝,商服用地29宗、1831畝,另有其他用地3宗。
知情人士透露,推介會現場確定10個簽約項目,并舉行了預申請意向簽約儀式。
昨日,溫州市國土局一位負責人回應稱,如此大手筆的推地一方面是貫徹“上頭”增加土地有效供應的要求,同時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我們想讓大家知道,溫州有這么些土地可以推向市場,如果有市場需求,我們再進行價格評估,進而走招拍掛的程序,因此,推地行為與土地財政關系不大。”
上述知情人士還介紹稱,核心還是因為財政收入下降,政府希望增加土地供應、穩定房價預期,在保證樓市量增價穩的同時,提升財政收入。“各地政府一把手都有經營城市、經營土地的概念,盡管面臨調控,但土地財政的沖動依然存在。”
前瞻網了解到,浙江省上半年全省地方財政收入為1957.45億元,僅增長4.4%,這遠遠低于往年20%~30%的增幅。上半年,浙江成交土地481宗,成交額約380億元,兩項指標均出現大幅下滑,其中,溫州土地成交額21.18億,同比大幅下降84%,溫州市區甚至出現連續多月無住宅用地成功出讓的現象。
溫州市財稅系統的一位人士透露,上半年到相關部門登記的新辦企業數量大幅下降,這反映溫州實體經濟活力不足。“有些單位的獎金已拖了好久未發,地方財政‘吃緊’跡象明顯。”
需要指出的是,也有分析人士認為,不能僅僅從土地財政的角度去考慮地方政府的推地行為。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企業研究中心總經理周建成表示,雖然不排除土地財政的沖動,但地方政府的供地都是有一個明確的計劃的。“比如在‘十二五’期間,土地供應是有指標的,指標分配到每一年,要有一個科學合理的分配方式。”
以市場信心喚投資拉動
進入下半年,地方政府推地速度和力度都在加強,先有南京一日預公告41幅地塊的先例,后有武漢一日土地拍賣“收金”121億的“壯舉”。
顯然,不論地方政府集中推地的具體目的何在,可以確定的是,在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房地產市場的投資拉動作用依然被寄予厚望。
溫州當地媒體報道稱,如此大手筆的推介顯示溫州轉型發展的大幕已經開啟,既然是轉型發展,就不是一般意義上自然演化的線性延續,而是以增量帶存量的結構性大變革。今年,光是歷年“轉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就清理出近6萬畝,有了土地保障,溫州招商引資的底氣就更足了。
上述溫州國土局負責人也稱,“這些土地的規劃、設計都已經做好了,具體出讓還要看市場的反應,但整體上,我們希望能夠增加投資量。”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進入下半年,此前“極度冰冷”的溫州樓市出現回暖,商品房成交量連續三個月突破1000套,上一次連續幾個月成交量突破千套還要追溯到2010年底。近期,隨著房貸利率優惠、公積金貸款額度提高、二度降息等結構性放松政策讓壓抑了兩年的“剛需”開始釋放,不少購房者的心理預期也開始發生轉變。
一位溫州當地開發商代表表示,公司旗下一個項目近期推出600套房源,吸引了4000組顧客的預定。“目前,只要價格有所優惠,溫州當地的購買力還是很強的,這些現象政府當然也是看在眼里。”
一位溫州地產業內人士指出,溫州市開發商庫存土地達150萬平方米,“去庫存”是其當前的主要任務。于是,吸引外地大型開發商入駐,成為溫州推動樓市的主要方式。
業內分析人士表示,溫州當地政府應當抓住金融創新轉型帶來的機會,換句話說,土地推介應包含更多的技術含量,而不是追求原始的赤裸裸的土地溢價,應該給地塊賦予更多的功能,也就是所謂的功能地產的概念,這是地方政府要更多下工夫考慮的問題。
業內專家張宏偉則認為,盡管目前樓市成交普遍回暖,但反映樓市基本面的一些指標,如投資增速、新開工面積等還是處于下行的通道當中,基本面的回暖還沒有到來。
“現在地方政府推地的目的和以前不一樣,關鍵是為了樹立市場信心,讓大家去關注這些地塊和區域,進而拉動投資穩定經濟。”他稱。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