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出臺稀土產業規劃 2015年成千億產業
湖南省稀土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日前正式發布。一直被業內熱議的湖南稀土產業集團,隨著湖南省稀土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出臺,再次浮出水面。
前瞻網記者從湖南省人民政府網站獲悉,醞釀了一年左右的《湖南省稀土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下稱《規劃》)已于日前正式出臺。
《規劃》稱,將組建政府控股的現代化稀土企業——湖南省稀土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湖南稀土集團),并將以此為依托,整合全省稀土資源,打造全省稀土產業發展平臺。
不過,據前瞻網記者了解,目前由于牽涉到的部門和企業太多,股權分配比例等問題還沒最后敲定,湖南稀土集團正式掛牌還有待時日。湖南目前僅有一家稀土采礦企業
《規劃》透露,湖南省稀土礦分重稀土礦(磷釔礦)、輕稀土礦(獨居石礦)、離子吸附型稀土礦三種類型。其中,離子吸附型稀土礦和獨居石礦較為豐富。截至2010年底,全省共發現稀土礦產地36處。重稀土礦(磷釔礦)保有資源量400噸,輕稀土礦(獨居石礦)保有資源量345627噸,離子吸附型稀土礦(輕稀土氧化物)保有量105787噸。
雖然自“十一五”以來,湖南省稀土產業鏈不斷延伸,從采礦、分離、冶煉到材料加工等都有了較大進步,且深加工產品能力提升較為明顯,產品種類較全并逐步向高技術、高附加值應用方向發展,但也暴露出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
例如,政策扶持不足、產業發展無序;資源勘查程度較低,非法開采現象時有發生;產業結構不優、發展制約增大等。表現在采礦方面,湖南目前只有江華瑤族自治縣的一家稀土采礦企業。
“十二五”期末成為千億產業
參加了《規劃》制定工作的政府人士稱,湖南稀土產業要想做大做強,將其打造成為湖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支撐產業,走集約化發展路子勢在必然。
根據《規劃》,在“十二五”期間,一個重要的工作目標是:通過對現有稀土采選、冶煉分離企業進行整合,實現稀土資源的規范有序開采,打造龍頭企業,力爭有一家公司上市融資,建設2-3處產業基地,發展稀土深加工產業集群。稀土新材料及應用產品的產值占稀土產業總產值的比重超過七成。
《規劃》提出,到“十二五”期末,稀土產品年銷售收入達到500億元以上,并帶動上下游相關產業形成千億產業的規模,使湖南省稀土產業的規劃和綜合實力進入全國前列。
推進稀土新能源材料產業發展等四個項目
具體操作方式是,由政府主導成立湖南省地方性稀土企業集團即湖南稀土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引進有實力的央企、民企作為戰略合作伙伴,對省內稀土企業進行產業整合和布局優化,打造湖南省稀土行業龍頭企業,將其建成全省稀土產業發展總平臺,并支持其依法參與詳查探礦,依法取得探礦權、采礦權,發展稀土資源綜合利用項目。
《規劃》還指出,“十二五”時期,還將著力推進稀土新能源材料產業發展項目、稀土資源加工利用項目、資源勘查和開采項目、相關產業升級重點項目等四個項目,總投資多達100億元,實現年銷售收入400億元以上。
《規劃》稱,省政府支持湖南稀土產業集團公司依法取得探礦權、采礦權,有序開發利用稀土資源,加強環境保護,規范稀土市場秩序,最終形成統一開采、統一選礦、統一冶煉分離、統一經營和管理的稀土冶煉分離專營工作體系,帶動相關應用產業發展,促進湖南省稀土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最終形成稀土專營工作體系
參加了《規劃》制定工作的政府人士透露,湖南也有可能推進稀土專用發票制度。
所謂的稀土專用發票,來源于去年5月國務院在《關于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提到的“建立稀土開采、冶煉分離和產品流通臺賬和專用發票管理制度”。
中國稀土學會學術部辦公室主任陳占恒曾表示,專用發票制度將促使稀土成為類似煙草、鹽業的國家專營產品,所有下游分離企業必須購買有專營發票的稀土。稀土專用發票制度相當于將稀土納入國家專營體系,一旦推出,此前被業內廣泛詬病的稀土“私挖亂采者”將失去銷售資格。在稀土專用發票推出之前,稀土與其他礦產品一樣,可以采用一般的發票購買,交易門檻非常低。
“《規劃》希望最終形成專營工作體系,但要實現這個目標肯定有一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該人士表示,在《規劃》正式出臺前,湖南省稀土產業鏈上存在國企和民企等多種所有制形式,企業數量較多,僅在稀土冶煉分離方面,目前湖南省就有大大小小20多家稀土企業,“大家利益訴求不同,很難在短時間內形成一致意見。”
“政府的意思是通過市場化運作方式推進,在成立湖南稀土集團后,凡是符合國家政策并拿到了國家相關生產證件的稀土企業,仍然可以單獨組織生產經營。”上述政府人士還透露,究竟該如何進行整合,下一步還將起草具體實施意見。
湖南信多利新材料有限公司負責人稱,公司主要從事稀土發光材料的生產應用,如果價格合適,當然可以考慮加入到未來的稀土產業集團中。但是,稀土行業的競爭是全國性的,如果專營體系最終實現,對稀土產業發展前景將帶來何種影響,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還有稀土企業負責人稱,如果真有一天走向了專營體系,或將進一步引發國際市場質疑中國對稀土實行貿易保護主義,使得稀土業“壟斷”色彩更為濃厚。湖南稀土行業究竟如何走向,還有待具體實施細則發布。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