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重點建設六大板塊 挺近中原經濟區
中原經濟區主要城市
建成300個以上新型農村社區,年內完成投資1000億元以上;研究制定人地掛鉤試點的操作辦法,破解土地瓶頸制約;啟動40個縣(市)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解決醫療、社保等重大民生問題……據前瞻網記者了解,8月7日河南召開中原經濟區規劃編制啟動會,會上獲悉,下一步,河南省重點將從六個方面持續推進中原經濟區建設——
新型城鎮化:年內建成新型農村社區300個以上
目標:下一步,河南省將強化新型城鎮化引領,推進城鄉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將作為改善民生、擴大內需、轉變發展方式的綜合性舉措,統籌推進大中小城市、中心鎮和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加快構建符合河南實際的五級城鎮體系。
措施:增強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加快產業和人口集聚,盡快培育形成一批中心城市發展的戰略支撐點;增強縣域城鎮承載承接作用,把縣級市、縣城作為吸納人口轉移的主要載體;積極穩妥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力爭年內建成新型農村社區300個以上,完成投資1000億元以上。
新型工業化:實施400個服務業提速項目
目標:強化新型工業化主導作用,加快轉型升級、提升支撐能力。堅持做大總量和優化結構并重,推動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新興科技與新興產業融合,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措施:推動高成長性產業擴能提效,集中力量壯大優勢產業規模,重點發展能夠形成產業集群的項目;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把加強新產品開發和大力開拓市場作為穩定傳統優勢產業發展的關鍵環節;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服務業,實施400個服務業提速計劃項目。
新型農業現代化:2020年糧食產量1300億斤
目標:強化新型農業現代化基礎作用,維護糧食安全、促進城鄉繁榮。堅定不移地把“三農”工作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強化其對“三化”協調科學發展的基礎作用。
措施:實施高標準糧田“百千萬”工程,到2020年以6000萬畝高標準糧田確保河南省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高到1300億斤;實施農業產業化集群培育工程,壯大龍頭企業;加大農業科技投入。
基礎設施建設:所有縣城20分鐘上高速
目標:加強交通、能源、水利和環保等基礎設施建設,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提升“三化”發展支撐保障水平。
措施:鞏固提升現代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加快推進鄭州國內大型航空樞紐建設,力爭新增高速公路600公里以上,實現所有縣城20分鐘上高速;加強能源設施建設,深入推進煤炭企業兼并重組,加強電源電網建設,爭取新增電力裝機500萬千瓦;加強水利設施建設;加強生態環保設施建設。
改革創新: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
目標:堅持把改革創新作為破解瓶頸約束、保障要素供給的主攻方向,為中原經濟區建設提供體制機制保障。
措施:創新土地集約節約利用機制,積極開展土地綜合整治、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優化城鄉建設用地空間布局;創新人口流動和人力資源開發利用機制,研究出臺促進人口有序轉移的政策措施,健全與戶籍制度改革相關的住房、教育、就業、社會保障、計劃生育等專項配套政策。
民生:努力解決“入園難”、“入學難”
目標:把解決好就業、社保、醫療、上學等方面的重大民生問題作為建設中原經濟區的重要內容,大力實施“十項重點民生工程”。
措施:支持小型微型企業發展,多渠道增加就業崗位;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加快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努力解決“入園難”、“入學難”問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實現新農保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全覆蓋;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啟動40個縣(市)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積極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確保新開工各類保障性住房40萬套,滿足改善居民住房需求。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