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北京財政增收由負轉正 同比增長5.3%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北京市財政局13日公布了今年上半年財政收支情況,透露上半年全市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累計完成1742.4億元,同比增長5.3%,完成年度預算的52.7%,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過半”。同期,北京市財政收入增幅呈現“低位開局、小幅回升”的運行態勢。
個稅同比下降2.6%
今年以來,全市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累計增幅逐步提高,分別為-3.1%,-2.2%、1.6%、2%、3.8%、5.3%,經歷了“低開、降幅收窄、正增長和增幅不斷提高”的過程,財政收入呈現明顯回升的態勢。
從主要收入項目看,營業稅累計完成582億元,同比增長4.4%;企業所得稅累計完成440.7億元,同比增長2.4%;個人所得稅累計完成152.4億元,同比下降2.6%;增值稅累計完成129.9億元,同比增長4.5%。
財政部門分析,增值稅、營業稅增幅小幅回升,主要是受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連續三個月(3-5月)增幅提高,商品房銷售降幅連續三個月(3-5月)逐步縮小,以及金融、租賃和商務服務、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等行業保持較快發展的帶動;企業所得稅受當前企業生產經營運營狀況的影響,增幅偏低;個人所得稅在新稅法實施后始終保持負增長,但隨著居民收入的進一步提高,降幅逐步收窄。
金融主增房產主減
從行業結構看,上半年北京市六大重點行業實現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呈現“四增兩減”的特征。財政收入的“增收”主要集中在金融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信息傳輸計算機和軟件業、制造業四個行業;“減收”突出表現在房地產業、批發和零售業兩個行業。隨著北京市產業結構的積極調整,財政收入的行業構成已由“房地產業一枝獨秀”向“房地產、金融、服務業等多點支撐”的格局轉變,收入結構進一步優化。
支出完成42.9%
前瞻網了解到,上半年,全市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累計完成1450.5億元,同比增長23.4%,完成年度預算的42.9%。其中教育支出245.7億元,同比增長20.5%;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22.2億元,同比增長32.8%;醫療衛生支出95.2億元,同比增長28.6%;科學技術支出83.0億元,同比增長20.4%;農林水利支出65.6億元,同比增長34.7%;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26.3億元,同比增長28.7%。
>>解讀
中央“穩增長”帶動北京市收入回升
對于財政收入增幅“低位開局”的主要原因,財政部門分析,這主要是今年北京市經濟運行較上年有所放緩,致使與經濟密切相關的主體稅種增幅偏低或呈現負增長。
其次是價格走勢穩中趨降,北京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從年初的4.8%回落至3.7%,影響了以現價計算的增值稅等稅收收入增幅。
第三是為調節收入分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國家實施了一系列結構性減稅政策,造成個人所得稅等收入相應減少。最后是上年同期增長28%的高基數增加了今年財政收入增長的難度。
不過,自二季度以來,隨著中央“穩增長”政策啟動,北京市著力加強經濟調度,在經濟、投資、工業等領域的各項措施取得了積極成效,部分主要領域出現了一些積極變化,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和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均有所加快,消費品市場運行平穩,居民收入穩步增長,經濟運行的趨穩對財政收入增幅的“小幅回升”起到了支撐作用。總體來看,財政收入走勢是北京市實施主動調控的結果,與經濟發展走勢相吻合,符合預期、符合“穩中求進”的總體要求,起到積極的維穩作用。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