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港煤炭庫存量為930.6萬噸 逼近金融危機水平
素有經濟晴雨表之稱煤炭庫存居高不下,目前秦皇島港再次遭遇煤炭壓港,庫存已逼近甚至超越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的最高庫存水平。
前瞻網記者了解到,6月13日秦皇島港煤炭庫存為930.6萬噸,雖然較前一天的939萬噸有所下降,但庫存在個別時間點則已經超過了941.5萬噸的歷史紀錄。
需求銳減也使得煤價大幅下挫,最新的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顯示,其本期5500大卡動力煤綜合平均價格報收為752元/噸,較前一期再降16元/噸,環比跌幅2.08%,創下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發布以來的單周最大跌幅。
庫存回到奧運年
“無論是同比還是環比,5月份的用電量都出現了下降,這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內蒙古電力公司人士說。
事實上,全國的用電情況與內蒙古也很相似。國家能源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5月全社會用電量1.96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8%,增幅回落6.2個百分點。占總用電量70%左右的工業用電量增長僅3.8%,增幅回落7.9個百分點。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運行調節局副巡視員魯俊嶺則表示,上海、湖北、江西三省市的5月用電量出現負增長。
用電量的萎縮反映出的是工業生產的低迷,而傳導到煤炭市場則表現為煤炭庫存上升和煤價下降。
秦皇島煤炭網煤炭財經數據顯示,6月初,全國重點電廠存煤9134萬噸,存煤可用天數為27天,其中華東電網存煤可用天數為24天,廣東電網存煤可用天數為23天。6月5日,沿海六大電廠合計存煤1660萬噸,存煤可用天數為33.3天。下游庫存的持續高位,使電廠對市場煤的采購失去興趣,普遍對今年夏季的用煤需求并不樂觀。
截至6月12日,秦皇島港煤炭庫存達939萬噸,較2008年11月19日創下的941.5萬噸僅差2.5萬噸。但在6月13日,庫存下降到了930.6萬噸。
“煤炭的鐵路調入量還在繼續下降,調出了67.8萬噸,調入50多萬噸。”秦皇島煤炭網人士6月14日說,“所以今年能不能破紀錄現在還不好說。”
該人士表示,在6月13日秦皇島港煤炭庫存達到639萬噸之際,業界都認為肯定要破庫存的歷史紀錄,但隨著鐵路調入量的下降讓941.5萬噸的紀錄得以繼續保持。
“鐵路和港口一直在調入調出,我們統計是按照兩者的數據都下來之后再做統計。”“某一個時間點可能出現了破紀錄的情況,但全口徑的統計數字來看,這個紀錄還沒被打破。”他說。
而在國投京唐港、曹妃甸港、天津港、錦州港等港口的煤炭庫存則達到,甚至超過了庫存能力上限。
用煤需求驟減
電煤需求的減少,庫存的高企使得煤炭市場極度低迷,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已經連跌5周,本周則繼續下跌。6月12日,環渤海動力煤指數更是創下了單周最大的跌幅,從768元/噸跌到752元/噸,環比跌幅為2.08%,同比跌幅為11%。
煤炭行業專家李學剛認為,5月份煤炭進口的繼續放量、重點用戶以及發運和接卸港口煤炭庫存的有增無減、動力煤供求的極度低迷、價格跌幅擴大對煤炭供求的打擊、市場悲觀和恐慌情緒的蔓延、國際市場現貨動力煤價格的持續下探等等,是導致本期環渤海地區市場動力煤價格出現“驟降”的主要原因。
據上述人士介紹,環渤海動力煤指數是從2010年10月開始發布,第一期價格為725元/噸。此后,該指數開始上漲,并在2010年11月份超過了752元/噸的價格。“現在的煤價就是2010年11月份的水平。”該人士說。
與港口煤價相比,產煤地區的坑口煤價同樣在下跌,6月的第一周,部分地區坑口煤價下跌了35元/噸之多,此后維持住了價格。但是由于港口庫存增加已經引起鐵路調入量的減少,在煤炭產地沒有大范圍減產情況下,勢必將引起產地煤價的繼續下跌。
目前,煤炭企業尚未采取“限產保價”的措施,煤炭供應依然充足。以內蒙古為例,1-5月份,內蒙古全區生產原煤42884萬噸,同比增加6110萬噸,增長16.6%。其中,5月份生產原煤9344萬噸,比去年同期增加1095萬噸,同比上升13.3個百分點。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