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四川規模以上工業增速達17.8%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了解,今年一季度,四川規模以上工業增速達到17.8%,與天津并列為全國第一。
四川統計局總經濟師、新聞發言人熊建中在近日表示,預計四川經濟在第二季度將會保持穩定、向好、較快發展的態勢。
不過,盡管四川工業增速第一,但是整個經濟增速卻低于工業增速更慢的重慶、貴州和天津。
熊建中指出,這與經濟結構有關,四川處于工業化中期,第三產業比重小,同時增速相對不快,比如四川一季度第三產業增速為9.1%,低于天津12.1%的速度。
四川社科院宏觀經濟所博士曹瑛認為,四川有望在2020年左右到達工業化后期或完成。
工業增速第一
去年四川一季度的工業增速是22%,目前盡管下降到17.8%,但是保持了全國最高的位置。而全國僅僅有河南、甘肅、寧夏、新疆同期工業增速加快。
同時,全國有18省的工業利潤在第一季度下降,14個省上升,其中浙江下降30.8%、廣東下降31.6%、江蘇下降5.5%,四川卻保持著29.7%的增長速度。
分行業看,酒飲料及精制茶制造、農副食品加工、計算機通信及其它電子設備制造等行業比重逐步提升。上述三大行業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分別比去年同期提高0.5、1.9、0.6個百分點。
分產品看,一季度重點監測的130種工業產品有98種增長,增長面達75.4%。其中,原煤產量增長11.9%,鐵礦石增長25.7%,磷礦石增長88%,水泥增長10.4%,白酒增長25.3%,汽車增長61.2%。
不過反映重工業需求的生鐵和鋼僅僅分別增長2.5%、1%。發電量也僅僅增長6.4%,低于經濟增速13.1%。
四川一位工業領域的專家稱,四川鋼鐵發展放慢,與整個國家調控的影響有關。比如目前國家高鐵投資放慢,還有房地產受到限購影響,四川同樣會受到影響。
熊建中認為,四川經濟在二季度可能會趨于穩定向好。四川一季度經濟13%的增速,在去年15%高位增長的回落,這體現了“四川經濟在發展過程中的結構優化以及經濟質量的提高,特別是工業結構的調整,重點行業在快速發展” .
曹瑛認為,四川、重慶、貴州和甘肅等地接收了很多東部的企業,這是國內經濟結構調整、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一個方向,“下一步工業增長不會放緩,在產業轉移大推進的時期,西部經濟增長要高于國家平均水平。”
三產增速較慢
不過,盡管四川的工業增速位于全國第一,但是整個經濟增速卻低于工業增速更慢的重慶、貴州和天津。
一季度天津和貴州的經濟增速為并列第一,即14.7%。重慶為第三,14.4%。四川的工業增速盡管為全國第一,但是經濟增速只有13.1%,比天津、重慶、貴州低1個百分點以上。
導致如此的原因,是四川目前的第三產業比例不大,同時第三產業增速與其他地區相比較慢。
數據顯示,一季度天津、重慶第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2.1%、12.2%,占經濟的比重為43%、36%。而今年一季度四川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速為9.1%,同時占GDP比重才33%。相比重慶差2個百分點,也差天津10個百分點。
四川第三產業比重甚至還不如貴州。貴州2011年第三產業占GDP比重為47.3%。盡管一季度貴州的工業增速為17.5%,低于四川的17.8%,但是貴州的第三產業比重大,發展更快,這使得貴州增速比四川快。
熊建中指出,四川工業增速居全國第一,但是GDP增速達不到全國第一,這與四川處于工業化中期、第二產業在經濟結構當中所占的比重遠遠高于北京上海及其他沿海發達地區有關。
目前北京和上海全國第三產業服務業占GDP比重超過50%,北京甚至達到75%以上。
曹瑛認為,2015年前后四川能達到工業化中后期,2020年左右到達工業化后期或完成。現階段,拉動四川GDP的主要因素還是投資,工業是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量。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