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天津工業年均增長率達16%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了解,政府日前公布《天津市工業經濟發展“十二五”規劃》。按此《規劃》,“十二五”期間,天津工業將保持年均16%的增長速度。到“十二五”末,全市工業總產值增至3.5萬億元,工業增加值達到9000億元,均比“十一五”末翻一番。為實現這一“翻番”戰略,《規劃》已將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輕工紡織、國防科技,確定為天津工業“十二五”重點發展的八大優勢支柱產業,并明確了各大產業到2015年要達到的發展目標。
航空航天:形成年產空客A320飛機48架、直升機300架、無人機100架生產能力,實現年產直徑5米以上運載火箭12發和22噸空間站核心艙總裝生產能力,建成新一代大型運載火箭產業化基地和超大型航天器制造及運用產業化基地。工業總產值達到1000億元,成為國家級航空航天產業基地。
石油化工:形成4000萬噸原油、3500萬噸煉油、300萬噸乙烯生產能力,建成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碳酸酯等一批規模超百萬噸的石化下游產品基地,實現石化產業的規?;?、一體化、專業化和集約化發展。產值規模達到5000億元以上,成為國家級石化產業基地。
裝備制造:形成年產350輛城市軌道交通車輛、700輛高速鐵路大功率機車制造維修、300萬噸造修船、200艘游艇、200萬輛轎車、40萬輛新能源汽車、5臺盾構機、10臺巖巷掘進機的生產能力,實現裝備制造業規?;?、高端化、創新化、集約化、低碳化發展。產值規模達到1.5萬億以上,成為國家級重型裝備制造產業基地。
電子信息:形成手機2億部、平板電腦500萬臺、高性能計算機加快服務器100萬臺、云計算服務器50萬臺、路由器50萬臺、存儲器50萬臺生產能力,物聯網產業規模突破2000億元,打造國內物聯網研發應用示范基地、國家信息安全產業化基地和具有國際水平的高性能服務器研發產業化基地。產值規模達到7000億元。
生物醫藥:優化提升化學藥、現代中藥等優勢行業,著力培育疫苗、干細胞、生物芯片等新興行業,做大做高醫療器械潛力行業,加快發展健康產品產業,推進生物醫藥產業跨越式發展,打造國家生物醫藥關鍵技術領航區,成為國家級生物醫藥產業基地。產業規模達到1000億元。
新能源新材料:形成20億只鋰離子電池、50萬套動力電池、7000兆瓦光伏電池和7000兆瓦風電整機生產能力,實現風電裝機占全國裝機總量的40%、綠色電池占全國綠色儲能市場的40%,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風電產業研發制造中心、中國綠色電池之都。產值規模達到2500億元。
輕工紡織:形成中高檔自動機械手表機芯1000萬只、高檔成品表100萬只、自行車6000萬輛、家用空調600萬臺、高檔包裝紙200萬噸、糧油加工2000萬噸的生產能力,建成結構合理、優勢明顯、特色突出的新型輕工紡織產業體系。產值規模達到3200億元,成為環渤海區域具有較強輻射和帶動作用的輕紡產業基地、中國輕紡工業精品品牌基地。
國防科技:發展航空航天高新技術、民用船舶與海洋工程、公共安全技術和產品、光電信息產業、能源與動力、軍工關鍵材料及工程化、衛星應用、特種裝備制造、武器裝備科研生產九大軍民結合高技術產業,建設10個國防科技工業技術研發平臺,打造10個軍民結合產業化基地。產業規模突破1000億元,成為國家級國防科技工業基地。
《規劃》指出,通過重點發展八大優勢支柱產業,不僅要打造一批標志性高端產業聚集區,形成一批擁有知名品牌和核心競爭力的銷售收入超百億元、千億元的企業集團,使八大優勢支柱產業占工業總產值比重保持在90%以上。天津工業的發展目標:成為中國與全球產業對接的創新平臺,新型工業化的全國典型,環渤海區域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