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湖北縣域經濟首次突破萬億元
據前瞻數據庫監測顯示,2011年湖北省縣域地區生產總值達11125.7億元,比2010年增長15.2%。湖北縣域經濟呈現提速、提質、增后勁的良好態勢,撐起了全省經濟的“半壁江山”。
一個時期以來,湖北省經濟發展中“一頭翹”現象明顯,少數大城市的支撐作用突出,而縣域經濟活力不足、實力不強,成為全省協調發展的“短板”。
近年來,湖北省把縣域經濟發展與大城市發展作為全省協調發展的“兩極”,堅持以發展民營經濟為主,大力推進農村工業化、產業化、城鎮化,搶抓承接國內產業轉移和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戰略機遇,促進全省縣域經濟提高質量、改善結構、增強后勁、協調發展。
到2011年,全省縣域地區生產總值、規模工業占全省的比重已分別達到56.7%和53.8%,縣域經濟的“基石”地位得以鞏固,對全省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大提升。在全省縣市區中,已涌現出一批國內同行業的冠軍企業和一大批細分行業的領跑企業,縣域規模工業企業發展到7557家,有162家企業銷售收入超過10億元。在縣域,谷城駱駝蓄電池、遠安東圣化工、大冶勁牌等一批企業躋身全省百強行列,隨州專用汽車、宜昌磷化工、荊州石油機械等一批在全國和省內具有明顯特色和優勢的產業已經形成。
為進一步推動城鄉統籌發展,提升縣域經濟綜合實力,湖北省委省政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在武漢城市圈龍頭作用凸顯,宜昌、襄陽兩個“省域副中心”雙翼齊飛基礎上,全面啟動了大別山、武陵山試驗區和荊州“壯腰工程”。近幾年來,湖北省每年增加10億元財政調度資金,專門用于支持縣域經濟發展,今年這一資金將再增加20億元,使總規模達60億元。
全省各地積極改善發展軟環境,引入大企業、大項目。2011年,全省縣域就引進省外資金2579.3億元,增長65.8%,實際利用外部資金17.2億美元。2010年,仙桃市引進臺灣健鼎科技及20余家上下游關聯企業,產生了產業集聚效應。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