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江蘇外貿“潛水” 進出口總值同比下降1.5%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受國際需求萎靡等因素影響,2013年一季度,江蘇外貿“潛水”:進出口總值同比下降1.5%。
南京海關4月18日公布最新數據,1-3月江蘇進出口1195.2億美元,下降1.5%,貿易全國占比下降1.8%;其中,出口720.2億美元,增長3%,低于全國增速15.4個點;進口475億美元,下降7.6%,全國則增長8.4%。
這是江蘇近20年來外貿數據最不光鮮的一次。2013年,江蘇外貿增長目標定為5%,低于2012年3個點。
致使進出口增幅出現下降的主要因素在于原主打出口動力加工貿易的持續萎縮,以及對歐美日地區的出口下降。同時,進口也繼續下滑。
與之對應的是,另一外貿風向標廣東一季度實現了進出口37.7%的增長。江蘇省長李學勇在蘇州召開外貿工作調研會時指出,外貿增長面臨的壓力是一季度所有數據中最大的。
加工貿易總量的持續縮小,顯示出江蘇制造業的不斷外流,結構調整到了最為關鍵的時刻。
筆記本50%產能外流
數據顯示,1-3月江蘇加工貿易方式進出口551.1億美元,下降7.8%;其中,出口360.6億美元,下降6.7%;進口190.4億美元,下降9.7%。
繼金融危機以來,數十年來占比江蘇進出口70%以上的加工貿易持續下滑,已從出口的“單降”走向了進、出口的“雙降”,顯示出江蘇制造業的外流。
“以后我們再也不能說昆山的筆記本制造占全球半壁江山這句話了”,2013年江蘇省“兩會”期間,省商務廳一位副廳長在小組會上表示。
粗略估計,近幾年從昆山外流的筆記本產能約6000萬臺,這占到了這一
產能的50%上下,涉及DELL、HP等大型品牌。
剛在昆山調研外貿形勢的江蘇省核心智囊、南京大學教授劉志彪表示,如果按均價500美元/臺計算,那么至少損失600億美元的出口,如果按照1:3的產業鏈乘數效應,也就意味著1800億美元的產值沒了。
前瞻網獲悉,筆記本產能主要流向了中西部地區,以合肥、鄭州、重慶和成都等城市為主,“西部地方動用更加優惠的稅收和外匯結算、財政補貼等手段,爭取IT制造業落戶”。
大品牌的流出也迫使整個產業鏈跟隨遷徙,加速外流趨勢越發明顯。
省長李學勇在蘇州召開外貿形勢分析會時,蘇州地方官員坦言,這些外流的產能并沒有在省內就近轉移和消化,尤其是沒有遷入蘇北等相對欠發達地區,“難道僅僅是別人的政策比我們更加優惠么?”
不過,在加工貿易持續萎靡的同時,一般貿易保持了增長勢頭。南京海關統計分析處人士表示,以1-3月的數據看,加工貿易只比一般貿易多出了50億美元,兩者比例從7:3走向5:5,顯示出外貿進出口結構的優化。
進口下降
外貿總量增速的下降,從市場區域看主要是歐美日傳統外需市場的需求下滑。1-3月,這三個地區分別下降了2.2%、11.8%和5.1%。
“早幾年,我們曾考慮一個現實的問題,如果出口下降,那么是否可以通過增加進口來彌補,現在看來,還得深入研究”,南京海關分析人士表示。
第一季度數據顯示,無論是加工貿易還是一般貿易,其單方面進口都在下降。其中,加工貿易中進口下降9.7%,一般貿易中進口下降3.7%,甚至在第二層分析數據中的外資企業、國有企業進口也下降了12.1%和4.6%,而即使是同增11.5%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物流貨物方式中,進口仍下降了12.2%。
分地區而言,對日本和東盟的進口大幅度下降拉低了江蘇進口總體增幅,1-3月兩者同比下降16.4%和22.7%。
以進口的產品看,1-3月江蘇機電產品進口258.7億美元,下降9.8%,高新技術產品(與機電產品有交叉)進口178.3億美元,下降10.8%,其中,機械設備進口61.7億美元,下降22.9%;而鐵礦砂、煤和廢金屬及鋼材進口均價分別下跌8.3%、18.2%和14.9%及12.8%。
事實上,作為全球筆記本生產重要基地的昆山,其產能的外流通過外貿進口數據也可見一斑。“IT產品零部件進口均價跌幅明顯,對江蘇整體進口增長影響較大”,上述海關人士表示。
既然原材料價格下降,那企業為什么不愿意大量進口呢?昆山開發區管委會一位官員分析,這主要是對應產品的價格無法提升,企業追求“零庫存”以降低成本。
同樣,在擴大內需的政策導向下,為什么進口的直接消費品總量無法增加以抵消出口的下滑呢?有江蘇省財政廳官員表示,這是因為在目前的財稅體制下,消費稅100%收入歸中央,因此地方的積極性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高。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