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義烏市外貿進出口同比增長3.5倍 行業回暖
浙江義烏外貿行業呈現回暖態勢。
作為國內外貿出口的晴雨表,義烏市場的冷暖一直備受關注。據前瞻網記者了解,昨日,義烏海關發布報告稱,今年一季度,義烏市實現外貿進出口總值37.6億美元,同比增長3.5倍。其中,出口36.8億美元,增長3.8倍;進口0.8億美元,下降0.3%。
從出口產品來看,機電產品、服裝及衣著附件、塑料制品居義烏市出口商品前三甲。其中,機電產品出口10.6億美元,增長9.4倍,占同期義烏市出口總值的28.7%;出口服裝及衣著附件6.8億美元,增長1.1倍,占18.5%;出口塑料制品3億美元,增長7.5倍,占10.8%。
細分義烏小商品出口市場,出口地前五位中中東國家占據4席。其中,義烏小商品出口伊朗1.8億美元,同比增長65.7%,為義烏小商品出口的最大目的國。另外,“金磚國家”在今年一季度義烏小商品的出口中亦有不俗表現,其中出口俄羅斯3835萬美元,同比大幅增長110.1%。
對于今年出口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義烏海關方面解釋稱,自2012年9月份以來,義烏市將“異地外貿公司落地”與試行“市場采購”貿易方式結合,將“市場采購”貿易方式業務擴展到在義烏注冊登記的所有外貿主體,從而扭轉了長期以來義烏小商品出口由外地外貿公司代理的局面。
據前瞻網了解,義烏今年“市場采購”貿易方式繼續向縱深推進,這也使得義烏市的出口活力進一步得到釋放。一季度,義烏市企業出口“義烏小商品”27.9億美元,占同期義烏市出口總值的75.7%。這也意味著“義烏小商品”出口已回歸到絕大部分為本地企業出口的局面。
雖說義烏外貿在今年實現了開門紅,但其面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義烏市場的主打產品,多為紡織服裝、塑料制品等附加值低、議價能力差的勞動密集型行業,受匯率沖擊的程度更為突出。義烏海關方面坦承,人民幣的持續升值,將直接削弱義烏市外貿企業出口競爭力,增加對外貿易的匯兌成本,進一步擠壓外貿企業的利潤,造成外貿企業競爭壓力大幅增長。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