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廣東LED照明產業產值突破兩千億
據前瞻網記者獲悉,2012年廣東LED照明產業產值超過2000億元,比上年增長32%;產品質量合格率提升30%多,實現了產值與質量的雙提升。”近日,廣東省標準化研究院院長熊勇指出,實現“雙提升”與該省實施的LED照明產業標準體系規劃與路線圖(以下簡稱路線圖)和產品標桿指數密不可分,從而破解了新興產業技術標準滯后難題。
LED照明產業已成為廣東最主要的新興戰略產業之一。兩年前,該省LED照明企業逾2600多家,從業人員超過100萬人,產業規模已位居全國首位。然而,由于LED照明產品技術的高速更新,一方面產品標準制定的周期趕不上技術發展的速度,形成標準缺失和滯后的現象,在制約技術創新成果迅速擴散的同時,也造成產品質量監管難題;另一方面標準的制定修訂過程環節多,從起草到發布實施周期長,部分指標甚至面臨標準出臺即落伍的局面,使用戶對LED產品質量缺乏科學評估的依據,市場競爭無序,產品質量良莠不齊,嚴重制約了LED產業的健康發展。
2012年,廣東省質監局為推動新興產業標準化體系建設,提升在新一輪產業發展中的競爭力,以標準化研究院為技術支撐,制定了針對LED照明新興產業發展的標準體系規劃和路線圖。路線圖針對產業特征,對標準的制定修訂和實施步驟進行規劃,提出未來幾年內關鍵技術標準研究、制定修訂和實施指南,對有效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技術標準規劃具有重要指導作用和意義。
在路線圖的指引下,一些企業通過引入“頂層規劃”和“基礎技術支撐”等創新思路,使企業掌握了短、中、長期的市場技術發展趨勢,增強了企業制定確切反映市場需求和產品標準的能力,提高了產品市場占有率,同時形成了創新的產品質量評價體系,加快了產品推廣應用,促進了產業轉型升級。現在,通過標桿指數的實施,93家企事業單位完成了87項LED廣東省地方標準的整體立項,平均節電效能達到50%以上。以肇慶市324國道高要至云浮路段為例,將原有30米間距400W高壓鈉燈更換用為50米間距192WLED燈后,照明亮度提升20%,綜合成本節約85%,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兩年來,廣東省標準化研究院根據路線圖、標桿體系的規劃和要求,組織全省各龍頭企業、科研院所、檢測機構、行業協會等共134家單位,從半導體照明技術及產品研究、開發、生產的企業進行標準化研究;建立LED產品標桿指數即產品質量綜合評價體系,標桿指數隨著技術發展水漲船高,保持標準與研發技術的同步性,實現了對LED路燈技術質量的動態評估,動態LED照明產品質量評價體系覆蓋產業鏈各個領域,促使LED產品生產成本下降,生產企業經濟效益得到了提升。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