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5年河南省森林旅游年產值可達250億元
河南省森林旅游工作會8月29日在欒川召開。河南省將推進森林旅游資源深度整合,在全省形成以太行山、嵩山、小秦嶺—崤山—熊耳山、伏牛山、桐柏—大別山五大森林旅游區為依托的森林旅游網絡,并與文化、文物游等組團發展,推出7條森林旅游精品線路,到2015年,年森林旅游人數將達到1.5億人次,產值可達250億元。
河南省森林旅游資源豐富。據前瞻網記者了解,近年來,全省共建立森林公園104個、自然保護區25個,濕地公園6個,直接從業人員3.5萬人,以云臺山、白云山國家森林公園,雞公山、寶天曼自然保護區等為代表的一大批森林旅游景區聞名全國,去年共接待游客2920萬人次。
由于起步較晚,目前河南省森林旅游總體上仍處于發展初級階段。為提升森林旅游發展水平,會議透露,河南省將以建設理念先進、產品豐富、功能發達、質量高效的森林旅游業為目標,打造一批特色鮮明、要素齊全、吸引力強的森林旅游地。同時,逐步改變目前基本按行政區劃建立森林旅游區的狀況,對各類森林旅游資源進行系統整合,在全省形成以太行山、嵩山、小秦嶺—崤山—熊耳山、伏牛山、桐柏—大別山五大森林旅游區為依托的森林旅游網絡,積極推動森林旅游與生態旅游、文化旅游與休閑度假旅游的融合發展,叫響中原森林生態游品牌。
對于森林旅游同質化問題,省旅游局副局長張鳳有表示,將與林業部門合作,積極發展山地森林生態游、溫泉度假游、森林生態養生游、城郊森林休閑健身游等特色森林旅游形式,為游客提供一批“特色化、規范化、國際化”的旅游產品。同時,因地制宜地開展登山、漂流、滑雪、探險、露營等森林旅游活動,增強森林旅游的吸引力。
“我們將堅持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開發的理念,實現森林資源保護與利用、生態與產業良性發展。”省林業廳副廳長劉有富說,到2015年,全省將初步形成以森林公園為主,濕地公園、自然保護區為輔的森林旅游發展格局,建成太行山、嵩山、小秦嶺—崤山—熊耳山、伏牛山、桐柏—大別山、黃河沿岸及故道、中東部平原等七大森林生態旅游區。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