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包頭出口鋼材49.3萬噸 同比增長11.3%
今年來,內蒙古鋼材出口行業遇阻,形勢不容樂觀。據前瞻網記者了解,上半年內蒙古包頭市出口鋼材49.3萬噸,同比增長11.3%;貨值3.4億美元,增長3.3%;出口均價679.6美元/噸,下降7.2%。
今年以來,包頭市鋼材出口量呈現振蕩上升態勢,其中,1~3月份環比上漲,4月跌至上半年最低值5.4萬噸,5月再次上揚,6月份達到出口峰值12.1萬噸,當月出口量同比增長36.8%,環比增長14.4%。鋼材全部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單月均價在680美元/噸上下浮動。
國企仍是鋼材出口的主角,上半年出口49.2萬噸,占比全市鋼材出口總量的99.8%。私營企業出口1354.3噸,外資企業出口1.7噸,合計僅占出口總量的0.2%。
包頭市出口鋼材主要銷往亞洲地區,韓國為最大客戶。上半年,包頭市對韓出口鋼材1.3億美元,同比下降26.4%,占鋼材出口總值的18.2%。同期,對泰國出口4958.5萬美元,增長61.3%;對越南出口2803.5萬美元,增長40%;對菲律賓出口2169.5萬美元,增長248%;對臺灣地區出口1614萬美元,增長6.9%。以上五地合計占全市鋼材出口總值的70.6%。
出口鋼材種類包括板材、棒材、管配件、角鋼及型鋼,其中以板材和棒材居多。板材出口30.5萬噸,貨值2.1億美元,同比分別下降3.2%和11.4%,占同期鋼材出口總量的61.9%、出口總值的61.8%;棒材出口16.2萬噸,貨值1.1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40.9%和32.9%,占出口總量的32.9%、出口總值的32.4%。其他品種總計出口8.1噸,貨值3.1萬美元,同比分別下降96.2%和87.9%。
審視國內外鋼材市場,供大于求的形勢在短期內難以扭轉。
今年以來,受經濟形勢影響,全國鋼鐵產業出現新世紀以來首次全行業虧損,成為工業利潤降幅最大的行業。前瞻網記者獲悉,目前,我國粗鋼年產能已達9億噸,而鋼鐵“十二五”規劃中的需求量峰值不過7.7至8.2億噸,主要鋼材品種均已供大于求,“去產能化”將成為鋼鐵業的未來趨勢。
同時,歐債危機的不利影響正向美國、東南亞等重要經濟體蔓延。就包頭市鋼材第一出口市場韓國而言,該國工商總會近日預計,由于關鍵用鋼行業——造船業和建筑業需求持續呆滯,下半年韓國船舶訂單量將同比下降28%,而復蘇時間則很難確定。受此影響,包頭市三季度鋼材出口可能會小幅回落,短期內鋼材出口仍將保持嚴峻態勢。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