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去年旅游收入達5580億元 8年增長5倍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風景如畫的江蘇吸引多少旅游心神向往。除了“引進來”,江蘇“走出去”的蛋糕也越做越大,從跟團游到自駕游、自由行;從附近轉轉,到出境游……這10年,江蘇人出游的足跡越走越遠,越來越會玩。據前瞻網記者了解,作為旅游大省,江蘇本地的旅游經濟明顯提升,從2006年至2011年,連續6年蟬聯全國榜首。去年,旅游總收入高達5580億元,比2002年的917.3億元增長了5倍。
從“經濟增長點”到支柱產業
秀麗的江南山水、深厚底蘊的歷史人文景觀……通過10年發展,如今旅游已成為江蘇支柱產業之一。“十二五”期間,江蘇更是明確提出了要將旅游打造成為“戰略性支柱產業”。
統計數據顯示,2002年,江蘇的旅游總收入為917.3億元,全省共接待國內旅游人數1億人次,國內旅游收入達830.2億元;2011年,旅游總收入已經增長到了5580億元,國內旅游接待人數4.1億人次,國內旅游收入5160.1億元,國際旅游外匯收入56.5億美元。旅游收入在2011年全省GDP中的比重超過了11%。
前瞻網記者了解到,雖然來江蘇游玩游客數量不是全國第一,但江蘇絕對是最會賺錢的,從2006年起,旅游收入就穩居全國榜首,并且每年都在以20%以上增長速度前進。根據規劃,到2015年,全省旅游總收入將率先超過萬億元。
全省A級旅游景區已有396家
十年間,一批批重點旅游項目建成開放,讓江蘇越來越好玩。
2010年全省4A級以上旅游景區在全國率先突破100家,其中常州環球恐龍城等5家景區被評為國家5A級景區,周莊等9家鎮(村)被列為首批“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村)”。全省在2006年擁有旅游星級飯店799家,到2010年已增加到902家。
截至“十一五”末,全省共有中國優秀旅游城市28座,國家A級旅游景區396家,風景名勝區23處,歷史文化名城16座。
自費出境游人數十年增加了兩倍
錢袋子鼓起來的江蘇人也更愛出去玩,而且越走越遠:2002年,旅行社組織江蘇公民自費出境游人數為23萬人,到2011年,已增長到了62.9萬人。十年間,出境游玩的游客量增長了兩倍。
10年前,對很多人來說,出去玩就是跟著旅行社組織的團隊,上車睡覺下車拍照。現在,自由行、自駕游越來越受青睞。就拿歐洲游來說,以前最流行的走馬觀花式的歐洲十國游,現在更多的人會選擇“德意法三國游”等深度游產品,雖然價格高了許多,但玩得更舒心,更能領略到當地的旅游精髓。
專家點評
要打造一個叫得響的品牌
江蘇省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教授孫月平表示,十年來,江蘇的旅游經濟進入快速發展期。據悉,按照國際規律,人均GDP達到3000~5000美元時,就將進入休閑消費、旅游消費的爆發性增長期。而江蘇人均GDP早已達到這一數字。
孫月平認為,江蘇提出在“十二五”期間要將旅游打造成為“戰略性支柱產業”,不過,遺憾的是,目前旅游資源整合開發得還不夠。他建議,首先要在省內進行跨地區資源整合,打造一個叫得響的品牌。“黃山等地做得就比較好,融觀光、休閑等于一體,讓人印象深刻。”其次,要注重旅游資源的開發保護。例如,山西喬家大院原來鮮為人知,一部電視劇《喬家大院》便讓其火了起來。相比之下,俗稱“九十九間半”的甘熙故居,其名氣還不大,有待進一步開發挖掘。江蘇在大力發展旅游經濟的同時,更要注重要可持續發展,充分保護旅游生態資源。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