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鋼貿商遭遇嚴寒 鋼材老板謀劃轉行賣菜
受國際經濟經濟走勢下行等因素影響,盡管時值酷暑盛夏,一些傳統的優勢行業、甚至是牛氣的行業卻正在“寒冬”中煎熬,哪些行業在遭受這種煎熬,這些生意人的生存狀態怎么樣,有什么辦法挺過他們的經濟“寒冬”呢?
“這么熱的夏天,對我們鋼貿商來說,卻是嚴寒。”武漢鑫豪博物資有限公司老板陳勝池說。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1-6月,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累計實現利潤僅23.9億元,同比下降95.8%,銷售利潤率只有0.1%,虧損面達33.8%。扣除鋼企投資收益、非鋼產業等實現的利潤,鋼鐵主業已處于虧損境地。
一直以來,鋼鐵產業是武漢的重要產業,而武漢也是中國重要的鋼鐵生產基地和交易中心。資料顯示,武漢鋼鐵貿易商近3000家,從業人員達10萬余人,年銷售額達5000多億元,總資產達500多億元。
鋼鐵行業步入虧損,對武漢鋼老板的影響如何?
現狀
店鋪有時一周沒生意
武漢烽火鋼材市場匯聚了近百家鋼貿商,是武漢大型鋼鐵市場之一。
“以前,很多人來這里買鋼材,貨車停滿了市場的街道,經常堵車,要買鋼材還得排隊。”在武漢烽火鋼材市場從事鋼材貿易的陳勝池如是介紹往年的盛況。
不過,自去年下半年以來,這種盛況便難出現了。“現在每天閑得很,沒有生意做。”據介紹,陳勝池店里現在只有兩個工人。由于無事可做,工人們無聊就玩玩手機,看看奧運。
事實上,不止陳勝池一家店如此。烽火鋼材市場整體一片冷清。老板和工人們不是在睡覺,就是在玩手機和電腦。
“每天大概有四五個人咨詢一下,不過買的只有一兩個人。”武漢市天興物資有限責任公司店鋪內,兩個年輕的小伙躺在靠背椅上休息。“我們也很想做點生意,但顧客很少。”
其中一位小伙李華(化名)介紹,除烽火鋼材市場,老板在竹葉山鋼材市場也有兩家店鋪。那里的生意比烽火還差一些,有的時候一個星期都沒有一單生意。
此外,在中南建材市場,由于無事可做,有的工人們在下象棋,有的在打麻將,整個市場難覓交易景象。
庫存積壓每月開門就虧上萬元
無生意可做,鋼貿商的存貨越積越多。
李華表示,目前店里一天大概只能賣四五百公斤的鋼材。“我們已經兩個月沒有進貨了。”陳勝池介紹,往年店里一天大概能賣幾十噸鋼材,現在,最多只能賣十分之一的貨。
在另外一家鋼材店內,一位老板表示,店內目前擺的貨至少有幾百噸,價值上百萬元,此外,別的倉庫也放著鋼材存貨。
“店鋪租金、市場管理費、工人工資等,每個月打開門就是上萬元的開銷。”他介紹,在烽火鋼材市場的店面,自己一天只能賣幾百公斤鋼材,利潤僅幾十元。
“每天打開門就是虧,很想把這些鋼材處理掉,但往哪銷啊。”在這位老板眼里,這幾百噸的鋼材,儼然已經成了燙手山芋。
從整個市場來看,庫存壓力仍然很大。據前瞻網記者了解,7月上旬國內重點鋼企廠內鋼材庫存為1179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282萬噸。
價格走低鋼材越賣越虧
庫存高企,鋼材價格不斷走低,鋼老板的日子也一天不如一天。
據工信部數據顯示,7月中旬,國內鋼材價格綜合指數112點,比年初下跌8.4個點,下降7%,與去年同期相比更是大幅下跌23.3個點,下降17.2%,大多數鋼材品種每噸下跌600-800元。
陳勝池指著店內的一種型材介紹,去年底,這種鋼材還賣五千多元一噸,現在僅賣三千八九了。“僅最近兩個月,每噸就跌了兩百多元。”
陳勝池說,市場上的價格跌了,自己也只能跟著跌。有的時候,明明是高價進的貨,連進價都沒賣出來。“不賣不行啊,說不定過幾天跌得更狠。”
武漢琴臺鋼材市場的湖北中兵物資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魯晶也介紹,今年前幾個月,公司還略有盈利。而到了7月份,鋼鐵價格繼續大幅下跌,公司也開始虧損。
武漢烽火鋼材市場多位鋼老板表示認同,鋼材價格持續下跌,能保本太不易了,多數人都在虧損。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