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城管成黑社會性質 城管服務外包監管漏洞頻頻
本應治理社會管理秩序、維護城市治安問題的城管確變成了對市民商販進行敲詐勒索的“黑社會”人物。據前瞻網記者了解,近日,一個稱霸廣東深圳南山區后海的黑社會性質的組織被南山警方打掉,該組織成員曾長期以城管協管員身份大肆敲詐勒索商販,深圳城管服務外包中的監管漏洞由此凸顯。
這一問題也引起了深圳市城市管理局的重視。昨日,該局法制處處長馮增軍對表示,城管局將在調研基礎上對城市管理服務外包方式進行規范,或許叫停目前的物業管理公司外包服務,取而代之的是類似公安正式聘請的協管員,納入正規管理體系,由各街道的執法隊或相關管理部門對其進行培訓、監管。這些人員可能由保安公司提供,相比之下,保安公司會比物業管理公司的人員素質更高。
解決人手不足
城管服務外包在深圳已經試行近五年。
此前,深圳綜合執法面臨的最突出的問題就是人手不足。2008年時,深圳市綜合執法編制只有1500多個,到位率只有70%,一線執法人員更為緊缺,最少的執法隊只有10名執法人員。
對此,深圳提出“政府購買服務”的市場化手段和多渠道招錄執法人員。城管服務外包首先從深圳市寶安區西鄉街道試行。據前瞻網記者了解,2007年11月,西鄉街道引進深圳鑫梓潤物業公司,在轄區劃出2.07平方公里作為試驗田,協助街道完成13項社會管理服務,將其命名為“花園街區”。在試行一年后,效果被予以肯定。
物業公司的巡查員并沒有執法權,隊員在執法過程中,只能通過告知、提醒、勸導“六字訣”協助實施城市管理。在服務外包后,原有的執法人員將主要精力放在查處違建等工作上,巡查員處理不了的問題,執法人員會在第一時間趕到支援。
這種城管服務外包的方式也受到一些人大代表的肯定。2009年2月,人大代表李春燕曾建議深圳繼續探索、推廣“城管外包”這一向公司購買公共服務的新模式。
政府購買服務成為深圳綜合執法的方向,逐漸形成“政府主導、企業協同、公眾參與”的格局。據前瞻網了解,經過五年發展,目前,深圳全市共有35家公司參與城管服務外包,共雇傭了3204名協管員。長沙、鄭州等地曾效仿這一服務外包模式。
監管問題頻現
這一“政府購買服務”的創新城市管理模式,在監管中的問題卻逐漸顯現,如物業協管與小販頻頻產生惡性沖突,物業服務公司擁有大量山寨城管執法車,甚至有些物管公司協管向小販收取保護費。
一些管理并不規范的公司進入政府的服務采購范圍。2010年起,深圳市鼎弘物業服務有限公司大量從政府承攬城管服務外包工作,旗下多輛外形酷似城管執法車的車輛不年審,大量違章不處理,甚至是假牌、套牌、報廢車輛。該公司還被曝經常獨立執法,清繳電單車或沒收小販商品。
近期被深圳警方打掉的以張強為首的黑社會性質組織,組建物業管理公司,并采取“圍標”等方式競標得到南山區粵海街道城管外包業務。張強豢養的“馬仔”騎著有城管標識的摩托車或電動車,以城管協管員的名義驅趕小販,霸占攤位,向攤販收取“保護費”。
馮增軍表示,調研發現,城管服務外包領域缺乏準入、退出和監督機制,管理部門對此類外包企業的資質要求沒有明確規定、外包協議擬定過程不透明,對協管員收受“保護費”、“好處費”等行為也缺乏監管。
深圳城管局將對協管員的協助執法,進行嚴格、規范的管理,明確執法人員和協管員各自的職責、服務項目、工作流程、服務范圍等,并界定權限,嚴格勸導、報告、報警程序,落實做到執法到位,執法要嚴。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