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僅兩成餐飲企業獲微利 餐飲業如何突破?
廣州有8成餐飲企業沒賺到錢,部分甚至虧損
前瞻網記者從2011年度餐飲百強榜單及分析報告獲悉,去年餐飲業盈利水平遠低于前兩年。
“到今年6月底,廣州有8成餐飲企業沒賺到錢,部分甚至虧損,只有2成實現微利。”昨日,廣州地區飲食行業協會秘書長符波說,今年經濟大環境不景氣所導致的消費疲弱,是餐飲企業陷入困境的主因。
事實上,日前中國烹飪協會等發布的2011年度餐飲百強企業榜單及分析報告也顯示,在市場競爭與成本壓力日益增加的情況下,餐飲行業的盈利水平下降明顯。
成本漲消費疲軟餐飲業迎寒冬
前瞻網了解到,2011年度餐飲百強企業營業額為1586.52億元。但營業利潤的平均增幅僅為19.39%,凈利潤和資產總額的增幅均未超過20%,增幅水平遠低于2009年和2010年的水平。
廣州的情況更不樂觀。符波表示:“去年和前年影響餐飲業成本上漲最大的因素,是用工和原材料成本的上漲。全國各地都上調了最低工資標準,CPI又連續上升。但餐飲企業為了保持競爭力,不可能大幅上調價格,所以利潤逐年下滑。”
到了今年,大環境的不景氣繼續擠壓餐飲業生存空間。他透露,今年6月份之前,受經濟放緩、消費疲弱的影響,廣州8成的餐飲企業沒賺到錢。進入7月,受暑假消費帶動,情況才稍微好轉。
企業謀出路高端餐廳推廉價餐
行業盈利能力大幅下行已是不爭的現實。為了御寒過冬,不少餐飲企業都開始謀求新的出路,一些傳統酒樓企業甚至開始轉行做快餐。
前瞻網記者了解到,為增加營業額,A股三大上市餐飲企業之一的湘鄂情在4月份宣布以不超過1.35億元價格收購上海齊鼎90%股權,后者擁有“味之都”等快餐品牌。5月份,該企業又斥資過億搶食團餐市場。
在廣州,試圖通過調整經營模式度過餐飲業寒冬的企業也有不少。據符波介紹,從廣州的餐飲企業看,還未發現從酒樓完全轉型去做快餐或火鍋的企業,但通過調整菜單來增加營業額和客流的企業就有不少。一些高端餐飲企業,則利用地理優勢等推出相應優惠方案以吸引更多消費者。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