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多銀行受困中江集團破產案 紛紛撇清關系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日前,浙江省涌現一波破產潮,受此影響,多個銀行卷入了爛帳風險。在建行受困浙江中江集團破產案曝光后,多家銀行紛紛撇清關系。工行杭州銀行今日表示,未向中江集團發放貸款,而中國銀行則稱,該行對中江集團的貸款金額遠遠低于媒體所報道的金額。
受累于浙江中江控股有限公司破產重整案,多家銀行卷入壞賬風險。中江集團80億元的債務規模中,銀行貸款約50億元,其中浙江建行占30億元,浙江中行和浙江工行分別達10億元、1.5億元。
另據前瞻網了解,除浙江外,上海亦至少有兩家商業銀行牽涉其間,其中一家為花旗銀行,貸款余額達數千萬元。
多家銀行急撇清
對于中江集團破產可能帶來的壞賬風險,多家銀行否認向涉事公司發放貸款,或強調貸款金額遠低于披露數額。
建行總行相關負責人表示,浙江當地政府已經就此案專門成立了處理小組,由于該事件已經進入司法程序,不便對外透露具體情況。
一位中行的內部人士亦透露,中行對中江集團的貸款金額遠遠低于媒體所報道的金額。而工行方面則表示,該行沒有向中江集團發放貸款。
中江集團地處杭州市下屬的建德市,是集投資、科技、制造、貿易、旅游、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性、多元化控股集團,其直接持股控股或間接控制的公司眾多,俗稱"中江系"。
據前瞻網了解,多位接近此案的人士稱,初步統計結果顯示"中江系"債務規模近80億元,其中銀行貸款約50億元,浙江建行受累最深。
作為本地銀行,杭州銀行并未牽涉其中,該行行長助理丁峰表示,杭州銀行沒有向中江集團發放貸款。
銀行業不良反彈符合預期
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表示,在宏觀經濟下行周期中,銀行不良反彈是符合市場預期的。他指出,浙江中江集團牽出的銀行壞賬案或只是浙江地區的"冰山一角",在宏觀調控背景下,當地一些企業偏離主業,將盤子鋪得過大,盲目投資房地產,導致資金鏈斷掉。
浙江省銀監局此前發表報告指出,浙江局部地區受產業空心化和資本虛擬化趨勢影響,民間借貸風險正向銀行體系蔓延,恐怕類似事件將陸續有來。
前述人士同時表示,銀行的不良從出現到處置有一個過程,建行的信貸盤子高達六七千億元,盡管存在幾十億元的壞賬風險,但抵押物和擔保能夠將損失率減少到百分之五十,不會對銀行的盈利造成影響。
業內分析人士表示表示,當前影響銀行業貸款質素的幾個因素主要有平臺貸、開發貸和中小企業貸款,而中小企業貸款的不穩定因素最高。但銀行壞賬導致不良反彈在目前看來不會對整個銀行業造成很大的影響,也不會引發銀行的系統性風險。
據前瞻網了解,截至2011年底,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總額113.3萬億元,同比增長18.9%;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余額1.05萬億元,同比減少1904億元,不良貸款率1.77%,同比下降0.66%。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