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裝備制造業2015年銷售產值達4000億元
重慶市裝備制造業發展規模日益壯大,銷售產值增長速度快、增幅大,但不可忽視的是,當前行業存在著的一些制約因素迫切需要改進。
“與沿海地區相比,重慶裝備制造業無論是外資數量、塊頭、產業覆蓋面還是出口都存在差距。”來自市經信委裝備處的消息稱,開放度不高、創新能力不強、關鍵零部件配套能力弱,是目前裝備制造業所存在的主要問題。
例如,重慶的裝備制造業以中低端產品為主,高端產品大多缺乏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原創性技術少。裝備控制系統、動力系統、傳動系統、高精密機加工件等零部件配套能力有待提高。
根據重慶擬定的裝備制造業提升振興規劃,“十二五”期間,除繼續推進數控機床、船舶、高壓輸變電裝備、風力發電裝備、軌道交通裝備等九大整機產業發展,重慶還將培育智能機器人、智能電網、航天航空、先進醫療設備、物聯網設備、太陽能裝備六大新興裝備產業,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
以物聯網設備產業為例,經過幾年來的發展,重慶物聯網產業初步形成了以南岸茶園新區為物聯網產業發展核心區域,以北部新區、西永微電子產業園、同興工業園、雙福工業園等為拓展區的產業布局形態。前瞻網了解到,截至目前,重慶從事物聯網研發、制造、運營的單位已突破200家,物聯網產業鏈初步完善。
同時,重慶將實施重點技術改造項目50個,規模以上企業完成技術改造面75%以上,完成技改投資500億元。另外,重慶還將推動“整機配套”產業集群建設,形成風力發電、水力發電、軌道車輛、數控機床、變壓器等57個“整機 配套”產品鏈。
據前瞻網記者了解,去年,重慶裝備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銷售產值2000億元,同比增幅26.8%,占全市工業銷售產值的比重為14.4%。
按重慶擬定的目標,到2015年,重慶裝備工業要實現銷售產值4000億元,年均增長18.9%;增加值率提高3個百分點;新產品產值率提高9個百分點;勞動生產率提高5萬元;新增5~10個國家級和市級企業技術中心;新增10個知名品牌和馳名商標。
沐華平建議,渝企應積極拓展海內外市場,在提高自主創新水平的同時,注重物流通道的建設,提高產業運輸效率,研究制定降低成本的有效方案,促使裝備產業全面發展。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