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煤炭遇困 經濟轉型是唯一出路
轉型艱難
挑戰與機遇并存。經濟放緩、資源產品價格下降,資源省份可以借機優化產業機構,倒逼經濟轉型。
日前,山西省委書記袁純清在主持省委中心組集體學習時強調,面對經濟下行的較大壓力,要捕捉機遇,加快產業的優化升級,為今后發展奠定基礎。
“但山西經濟結構調整猶如大象轉身,是產業發展的一次大換血,”山西省政策研究專家稱,“但山西必須轉型,資源挖完以后經濟發展就沒有依靠了。”他建議,“在經濟下行背景下,我們應多干一些打基礎、利長遠的事,多上一些經濟上升期顧不得、不便于上的轉型項目,使之成為轉型發展的良好機遇。”
面對經濟回落,山西應在鞏固擴大煤炭產業整合兼并成果的同時,抓緊推進焦化、冶金、電力、建材等傳統產業的整合重組,加大淘汰落后產能力度,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整體素質,強化市場競爭力和發展后勁,同時也為發展新興產業騰出環境容量空間。但是,相對煤炭而言,這些轉型項目對投資、就業拉動作用較小。在傳統發展模式的慣性下,山西經濟結構調整可謂步履艱難。
山西綜改試驗歷經一年之久,但重型化的產業結構并沒有改變。在全省經濟快速發展中,始終存在著經濟結構不盡合理、經濟增長方式粗放、資源利用率不高、生態環境形勢嚴峻等問題。
資源產地對資源的依賴尤其難以改變。以煤炭產地呂梁為例,1-5月份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實現增加值237.4億元,占呂梁工業增加值68.1%,同比增長9.29%。煤、焦、冶、電等六大行業占全市工業增加值90%。
資源的誘惑
今年年初,山西推出萬億投資計劃,并將今年作為“項目落地年”,將重點工程建設作為擴大投資、穩定增長的重點。
高投資對山西GDP貢獻巨大。但是,從投資結構分析,巨額資金大規模投向第二產業,并不利于經濟轉型。
前瞻網了解到,今年初,山西確定重點工程建設完成投資7600億元以上,近日,山西省政府又將此次投資計劃增加2400億元,重點工程全年投資力爭超過1萬億元。
以工業為主的產業結構決定資源類產業獲得了較大的投資。山西省政府近期對外公布了920個重點招商投資項目,擬引資9180億元。在這些項目中,工業投資數量最大,涉及煤炭、焦化、冶金、電力、裝備制造、煤化工等產業。
前瞻產業研究院監測顯示,1-5月,山西省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769.6億元,同比增長22.9%,增速同比回落9.3個百分點,其中,第二產業投資增速最快。
統計顯示,第一、三產業投資增速比上年同期分別回落0.7個、18.7個百分點。而第二產業完成投資823.4億元,同比增長34.1%,投資增速增加1.6個百分點,比第一、三產業投資分別快18.8個、19.6個百分點。
從工業三大行業投資結構看,采礦業、制造業投資增長較快,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投資增長較慢。
以山西運城市為例,1-5月,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44.6億元,同比增長19.0%。其中,第一產業投資完成4.6億元,同比下降47.5%;第二產業投資完成88.4億元,同比增長42.2%;第三產業投資完成51.6億元,同比增長1.9%。三次產業投資比重3.2:61.1:35.7。
與此同時,進出口、消費也出現較大幅度回落。據山西商務廳公布數據,今年1-4月,山西進出口總額下降25.3%。其中,出口下降20.9%,進口下降27.7%。消費品市場總體平穩,限額以上企業增速高于全國5.3個百分點,但4月份增速放緩,同比回落14.2個百分點,環比回落6.2個百分點。
“現實的情況是,大家都在喊轉型,但在實際利益面前大家都不愿意轉型,都愿意發展資源型產業,因為它是低技術高回報產業。”山西省社科院專家說。
如何改變既有發展模式,科學發展煤炭產業?袁純清給出的答案是:正確認識煤、審視煤、對待煤、開發煤,依靠而不依賴,靈活而不拘泥,既能用好煤,又能超越煤,致力依煤振興,以煤為渠,而不以煤為根,為煤所困,受制于煤。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