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特色漁業致富 漁民收入高于農民收入1.6倍
陜西漁業促使農民發家致富
近年來,陜西省漁業產業發展頗具規模,農民從事漁業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熱情。據前瞻網記者了解,2011年,全省水產品產量、漁業經濟總產值年度增長19.1%和51.27%,漁民人均純收入8000元,超過農民人均純收入3000元,其中特色漁業成為漁民增收的重要產業。
前瞻網了解到,目前,陜西省大鯢馴養繁殖發展迅猛,水庫網箱、圍欄養魚和漁業綜合開發利用呈快速發展的勢頭,低洼鹽鹽灘地漁業開發再度興起,流水養魚和休閑漁業持續升溫,經過多年努力,漁業行業已具備快速擴大生產規模的產業結構和經濟基礎。
漁業產業化水平不斷提升。漢中、安康、渭南、寶雞等漁業重點市縣普遍成立“公司+農戶”、“龍頭企業+合作經濟組織+農戶”、漁業合作社等多種形式的漁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促進全省水產養殖逐步由分散型向規模化經營推進,產業布局和養殖結構進一步優化,組織化程度和產業化水平進一步提升,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
特色漁業致富優勢初顯。養殖一條大鯢頂10頭豬或1頭牛,大鯢養殖已成為農民群眾快速致富的首選項目。目前,全省有6個市參與大鯢的馴養繁殖和開發利用,群眾自發累計投資大鯢養殖資金超過20億元,大鯢馴養繁殖場及家庭養殖戶總數過萬個。陜西省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大鯢養殖基地,被農業部授予“中國大鯢之鄉”稱號。
漁業發展潛力巨大。據前瞻網了解,陜西省尚有692萬畝河流、湖泊、水庫、池塘、陂塘等水域資源,100萬畝宜漁低洼澇荒灘地和245萬畝宜漁稻田可供開發利用,還有4296條河流水體、1072座水庫可發展養魚,漁業可發展空間巨大,這也意味著陜西省漁業產業將帶動農民實現更大增收,帶來農民實現發家致富。
1、凡本網注明“來源:***(非前瞻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征稿啟事:
為了更好的發揮前瞻網資訊平臺價值,促進諸位自身發展以及業務拓展,更好地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前瞻網誠征各類稿件,歡迎有實力機構、研究員、行業分析師、專家來稿。(查看征稿詳細)
網友評論
0評論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